自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致3人遇難被曝光后,遇難者之一也是駕駛員的羅某母親張潔(化名)最新發(fā)聲!
1
羅某是武漢某高校學生,這輛小米SU7標準版是羅某男友買的,車主是她男友,不過男友長期在深圳,車輛都是羅某開。

張潔說,女兒非常相信智駕,這在之前一起出行時,從深圳開往武漢,1000多公里的路程,羅某多次使用智駕,她說非常好用、省心,還建議媽媽也一起用。
可張潔作為中老年人,始終不太放心,她認為智能駕駛還不太成熟,還是要自己開,“以后她一定會后悔”??膳畠翰煌馑挠^點,還列舉了一堆數(shù)據(jù)來佐證自己的想法。
沒想到一語成讖,張潔也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
3月29日,羅某、同學李某與另一所學校朋友霍某,她們結伴出發(fā)安徽池州參加某崗位的事業(yè)編制考試。
張潔問她怎么過去?羅某說,坐高鐵,已經(jīng)上高鐵了,哈哈。
張潔這才放下心來,可沒想到,她們根本沒坐高鐵,如果開車的話,張潔一定堅持自己來開。
羅某瞞著母親說自己坐高鐵,原因可能是希望自己和朋友們有一個空間,另外也是非常相信自己的駕駛技術和智能駕駛,想要體驗一番。
但是,羅某忽略了晚上高速駕駛的難度,以及智能駕駛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成熟。
悲劇還是發(fā)生了。

根據(jù)小米公司的通告,因為高速公路修路,導致車道改道,需要逆向行駛。對于智能駕駛系統(tǒng)來說,它僅僅是個輔助,沒有辦法操控這樣的路況,于是退出駕駛,要求人工接管。
原本智能駕駛系統(tǒng)以116km/h速度行駛,現(xiàn)在退了出來,可短短的2秒鐘,又是晚上,羅某可能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一是路況突發(fā)的變化,二是系統(tǒng)退出,緊急慌亂之下,最終車輛還是以97km/時的速度撞向護欄。

副駕駛位是李某、后座霍某,三人無一幸免,遭受了巨大的碰撞。
車輛起火,而后,三人是陷入受傷昏迷的狀態(tài)還是車門上鎖無法打開還有待調(diào)查。
第一時間,小米車主也就是羅某男友接到了電話,然而開車的不是他。
羅某、李某當場死亡,霍某后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參與急救的醫(yī)院也稱,等他們趕到,前排兩人“燒沒了”。
3個花季少女,就這么死于一場車禍,令人唏噓。
羅某男友第一時間聯(lián)系張潔,他們從武漢出發(fā)趕往出事的銅陵市。張潔這才知道,原來她們沒有坐高鐵,而是開車。
張潔還認為,小米智駕對這起事故有無法擺脫的責任。張潔說,希望與小米公司正面接觸,但是目前都還沒有聯(lián)系。
但是小米方面說已經(jīng)和家屬聯(lián)系上了。
2
網(wǎng)友評論:
“小米營銷不錯,但質(zhì)量要經(jīng)得住時間檢驗。
不僅是小米,所有智駕都一樣。
這不僅僅是智駕的問題,這個車提速快而且剎不住這是事實,制動距離太長了。而且這個車的智駕簡直就是胡鬧,高速都沒法用的智駕還能叫智駕?不如取消算了。
一百多邁的速度誰來短時間都剎不住啊,明顯是司機太年輕沒經(jīng)驗的事被你說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小米的輿論引導還是厲害,成功將車輛的安全問題轉(zhuǎn)移到全行業(yè)的智駕問題,然后自己從這場事故中全身而退。
現(xiàn)在的只是輔助啊,你把它當全自主肯定會出事啊,你不管誰家產(chǎn)品都做不到,而且這是高速施工封堵,本來就是意外情況,駕駛員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肯定是過度相信智駕分心了啊,而且標準版只有視覺輔助,沒有雷達,在116的速度下感知本來就不怎么好,max有雷達但你嫌貴不買啊,自己選了低配卻要求高要求,出事就說質(zhì)量問題,人家硬件沒有出現(xiàn)故障的啊,你說質(zhì)量問題你得證明什么地方異常導致事故發(fā)生吧,不是嘴一張就是質(zhì)量問題。
開車不握著方向盤,那為啥還要考駕照,智能輔助駕駛,也只是輔助,人才是主導。
開新能源車一定要認真學習用戶手冊,要有敬畏之心。

小米開啟NOA智駕是要強制學習和考試的,但是這車是她男朋友的,那就不清楚是不是借的男朋友賬號有沒有學習。
開什么車都應該要認真學習用戶手冊,注意小心開車,因為生命沒有第二次。
又說不能相信智駕,又說讓智駕承擔責任……
老司機正常不會完全相信智駕的,只有沒開過車和不是太懂車的。
確實,開了十幾年車了,只有方向盤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雖然特斯拉開著很惡心,想吐,但安全方面真的是沒得說,幾個事故都是車毀人沒事。
扯淡呢,特斯拉出事故死人多了去了,什么舔美濾鏡。
晚上一百多的速度,而且是借道到對方逆向車道的施工路段,有點太快了吧?買的是標準版不帶激光雷達版本,踩剎車接管以后還打了22度的方向,不知道當時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在高速這也算快?難道高速上都要和某些車一樣龜速行駛?

晚上還指望智駕,在想什么呢,人都看不清路線。
我就不敢用太智能的、我覺得智能的畢竟是智能的、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人腦好用。人腦不能太依賴智能、時刻要保持警惕。
要立法規(guī)定不能過度宣傳輔助駕駛,輔助駕駛就輔助駕駛,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特斯拉有宣傳開車可以睡覺嗎。
不一定是車門鎖死的問題,以這個速度撞了,能不能睜開眼睛打開門都是問題,估計前排兩個還沒等到起火人就沒了。
我相信銷售在賣的時候可不是按照說明書里這么說的,而且各種誘導,讓人覺得我們這智駕就是牛逼,已經(jīng)是L3級別的存在?。?!我去看華為的車的時候,銷售就是這么有意無意的在透漏這個意思只有你主動嚴肅的去問他,他們才會說實話,然后又會說但是我們這個怎么怎么樣!完全不怕消費者用智駕死路上,因為他們只是為了掙錢,可不會管消費者死活。

智駕是車企得營銷手段,更是銷售員銷售的賣點,必然有過渡營銷和過渡推銷的話術,尤其是不明事的人,容易被誤導,企業(y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為什么碰撞要燒起來 這個問題要回答。
一百公里速度撞上去,啥電池不炸。
這就是盲目相信營銷的后果。
事實好像是在修路,借對向車道單邊行駛,車主已經(jīng)在進入逆向路段前完全接管了,晚上這種逆向單邊行駛路況最后還97碼撞的,還是駕駛員太年輕駕駛經(jīng)驗不足(抖音刷到的不代表個人見解)。
所以,沒出事的時候智駕各種牛逼,車位到車位,yyds。出事了,各種推脫,不能盲目,接管時間不對,操作失誤等等,合著用智駕比考A照都難,那還智個毛線呀。

22點36分發(fā)出脫手預警提示,隨后駕駛員手握了方向盤,后面沒有發(fā)出脫手提示了,所以不是車主的問題。22點44分24秒,智駕提示前方有障礙,車輛沒有自動緊急轉(zhuǎn)向,也沒有提前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所以在一秒后就撞了,總得來說是智駕的問題,太晚發(fā)現(xiàn)路障了,1秒時間根本反應不過來。Su7標準版沒有激光雷達,所以對前方的判斷沒有太及時。車主太慌張了最后猛打了方向盤。
還是那句話:要肯定的是駕駛人才是駕駛過程的第一責任人,也是自己生命的安全責任人。 再智能的駕駛系統(tǒng)也不過是輔助。 當然,如果事故無關駕駛問題,那汽車生產(chǎn)商的責任就要被追究了。

看照片是連激光雷達都沒有的低配智駕,高配有激光雷達都有可能失誤,更何況……
哎,雖然逝者為大,但也是給廣大群眾問題個醒,真的不要盲目信任智能產(chǎn)品,更何況這還是在高速上,真的是拿命去信了。
就是個純電動車,這么多人喜歡。一輩子能省多少錢?說技術不成熟,就是有人不信。這世界上哪有百分百的安全。
難以理解,現(xiàn)在賣車都不是以安全為賣點了,吹噓的都是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起步快,加速快,時速最高達到多少,這跟普通人開車有多大關系呢?又不是專業(yè)開賽車!年輕人沉不住氣,把輔助功能當自動功能,把加速當刺激,真的是很危險!

有的人太相信科技,拿輔助當主角。這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以后還會有的,他們篤信這些科技不會有失誤,不會死機。不會延遲。唯獨不相信自己會判斷和處置的更好?!?/p>
3
這起事故令人深思,發(fā)生了好幾天,才被各大媒體披露。小米公司股價下跌,說明了事故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智駕系統(tǒng)真的安全嗎?
其實不管是小米公司還是別的公司,雖然在發(fā)布會上宣稱怎么開都沒事,從車位到車位,但在用戶手冊中,都會提到,“駕駛員需始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系統(tǒng)無法替代人類判斷,事故責任由駕駛員承擔”等。只不過很多車主會去看發(fā)布會,但是不會仔細研究厚厚的用戶手冊。

其實技術的進步是好事,但不能完全依賴于智能駕駛。智能駕駛全稱是輔助駕駛系統(tǒng),還沒有達到完全不需要人操作的地步。
這起事故教訓深刻,3個女孩用生命給大家提了個醒:
不能完全依賴于智駕系統(tǒng)。在正常、簡單的路上,智駕系統(tǒng)可以完全操控車輛,但是一旦遇到復雜路況,它就會退出,車主需要保持高度專注,如果做不到,那么別用。不要老想著怎么裝飾車輛,而是要提前了解車輛各項性能,比如碰撞后怎么解鎖,這些才是救命的。
晚上高速開車需謹慎。高速其實并不是那么好開的,尤其到了晚上,車速快,甚至有些高速就趁著晚上車少進行維修保養(yǎng),道路變窄,如果對自己駕駛技術存疑的,不要盲目自信,選擇讓老司機開或者選擇別的交通工具。
保持對事情的判斷力。根據(jù)羅某男友所說,他們都是小米粉絲,買了小米SU7也是很喜歡,但是不管是不是粉絲,面對網(wǎng)上和車企的各種宣傳,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一味相信甚至跟從,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對此你怎么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