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边@一直是中國自古以來對富庶之人的描寫。
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種比喻,意思是沒任何家族能一直貧窮或富庶下去。
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坐擁廣廈千萬再失策也不會日落西山吧!民國時期曾有那么一個人,他因為繼承巨額家產(chǎn)而擁有一切,卻同樣因為這些豐沛的金錢而失去一切,最后落得個慘淡的境地。
這就是民國富二代盛恩頤,他曾憑“實力”輸?shù)舭贄潣?,敗家程度可想而知,但這樣的人結(jié)局如何呢?
往事如云煙,不知他是否曾懊悔曾經(jīng)的揮霍無度,是否珍惜過他原來擁有的一切。

朱門繡戶 慈禧賜名
盛恩頤是何方神圣?實際上這個名字大有來頭,頤和園想必世人無人不曉,而盛恩頤的這個“頤”字就是取自其中,對盛宣懷頗為賞識的慈禧聞之喜得貴子,當即親自賜名“恩頤”,寓意“被恩澤頤養(yǎng)”。
1892年,得了皇家稱贊的紅人盛宣懷奉命前往上海督辦制造業(yè),恰是這一年,盛家的第四個孩子出生。

盛恩頤母親莊夫人
盛恩頤,作為一出生就集萬千寵愛的天之驕子,他受到了家族的庇蔭。作為出生即在羅馬的天選之子,在父親的保駕護航下,他風光無限,集萬丈光芒。盛恩頤前半輩子的肆意人生,離不開他父親盛宣懷的溺愛。
盛家在民國是世家大族,自然不只有盛恩頤一個孩子。因為盛恩頤是盛家的第四個孩子,大家都稱他為盛老四。
之所以盛家對四子盛恩頤溺愛非常,是因為他的兄弟們大部分都早早逝去。盛恩頤的大哥只活到46歲就逝世了,二哥和三哥幼時就夭折了。

年輕時的盛恩頤
盛恩頤出生后,作為盛家的獨苗,他們一大家子對他寶貝得很,那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盛家上上下下都精細地照顧這個孩子,不敢懈怠分毫。
話說盛家?guī)状驗楣倩驈纳蹋⒍黝U的父親盛宣懷乃是上海一代首富,盛宣懷在有生之年將財產(chǎn)做到了相當驚人的規(guī)模,是幾代盛家人里比較能干的一位。
為什么盛恩頤這個名字會由慈禧太后親自題字呢?這完全歸功于他的父親盛宣懷,盛宣懷在年輕時就十分能干,曾為重臣曾國藩做過貼身秘書。
因為工作能力出色,李鴻章在變法時也用到了盛宣懷,所有的民營項目事宜都經(jīng)他的手辦妥以后交由李鴻章。所以從見識、能力、經(jīng)驗、人脈上來看沒有盛宣懷的弱項。

舊上海十里洋場
這也就奠定了盛宣懷在自己做生意時成功的必然性,盛宣懷十分愛做大生意,本身就頗有家產(chǎn),加上他的積累,盛家在當時稱得上是堆金積玉,富甲一方了。
除了家里人,那些長短工加起來足有上百人,家里的保姆也都是萬里挑一的,并且都是有學歷有學識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保姆還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的母親。

愛非其道 埋下后患
可憐天下父母心,對盛宣懷來說,子女方面要比做生意難得多。盛宣懷家財萬貫,曾先后娶了三個女人,曾經(jīng)也有過幾個兒女,但是都夭亡了。
第一個妻子曾為他生了3兒3女,但巧合的是,女兒倒是留下了,三個兒子全部死于大病。第二個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就患上了抑郁,在屋里上吊自殺了。

盛宣懷家族
盛宣懷人到中年娶了這第三位妻子,也就是盛恩頤的母親。盛恩頤其實還有一個哥哥,但也年少死于非命,盛恩頤就成了全家的希望,每天府上上百號人全都為了這小少爺而忙。
三番五次的夭亡讓盛宣懷十分小心,生怕盛恩頤再出什么問題,對他是照顧有加。盛恩頤從小沒受過任何委屈,一直是錦衣玉食,飯來張口,好不自在。
不用猜測,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造就的孩子必然不好管控,十分頑劣,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己惹多大禍都有人幫他擺平。盛宣懷看在眼里但是也沒辦法,盛恩頤是盛家獨苗這是鐵打的事實。
盛宣懷在盛恩頤即將成年時就將他送到了美國、英國留學,希望他能學有所成,為家里做點貢獻。因此盛恩頤回國第一時間,就被父親安排到鐵路局任局長。

盛恩頤與媳婦孫用蕙
盛恩頤還在家里的安排下娶了一位財閥家的千金。盛恩頤可以說是平步青云,擁有最輕松的人生,但人生過于輕松一定是好事嗎?
其實不然,盛恩頤一直都是活在父親的安排下,沒有一點主觀能動性。

清末民初首富盛宣懷
作為能被慈禧看好的盛宣懷自然是本事過硬。作為民國初年的富豪,他很有見地,一生都在大力發(fā)展實業(yè)。
在洋務運動中創(chuàng)下了豐功偉績,他創(chuàng)辦了許多大型企業(yè),修建鐵路,為中國的近代化事業(yè)貢獻良多,他被譽為“中國實業(yè)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他是獨霸輪船、電、煤、紡織四大行業(yè)的奇才。他的影響力持續(xù)至今,有兩個與他有關的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它們是招商銀行和平安保險,還有一個公益組織中國紅十字會與他也有關系。
憑借金錢和名譽,盛宣懷擁有了至高的權利,將自己的孩子包裹在金錢營造的“蜜糖”里。
如果說盛宣懷在家里是可親可敬的父親,那么在官場和商場里,他就是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圓滑世故之人。

盛宣懷
作為當時期的首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盛家少說也有1300萬兩的家底,這個還沒算上盛家收藏的古玩字畫和金銀珠寶等。
當時清朝一年的稅收也就幾千萬兩。這樣看來,說盛家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盛家作為清王朝經(jīng)濟基礎的半壁江山,在盛宣懷看來不是殊榮,而是催命符。
在官場多年,盛宣懷何嘗不知道大清的命數(shù)將盡,洋務運動的輝煌只是清王朝步入滅亡的回光返照。

盛家女眷在留園
盛宣懷在官場和商場步步維艱,如履薄冰,生怕一個差錯留下把柄就引來滅門之禍。
要知道在這種境地下,一個小差錯可能讓幾十年的辛苦經(jīng)營付諸東流。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盛宣懷也是一個端水大師。
在后期革命之火點燃中國各地的時候,各種總督、將軍走馬上任,盛宣懷都秉持著不招惹的態(tài)度,甚至時常奉上錢糧資助,以此換得一家的平安。

盛公館
生活在這樣復雜的大家族里,盛恩頤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也要面臨多方威脅。因而在早年間,盛宣懷怕兒子出意外,就一直為他遮風擋雨。
正是這份保護和溺愛,讓盛恩頤沒有嘗到人世的疾苦。
為了確保不出意外,盛宣懷花費重金送盛恩頤去外國留學,其中就有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這些都是當時的著名學府。
盛恩頤就在父親的安排下留洋避難,避開了國內(nèi)動蕩的局勢。
按理說,盛恩頤出生于豪門世家,受到大家族的熏陶,又在國外的最高學府受到了高等教育,應該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才。

窮奢極侈 敗家初露鋒芒
但遺憾的是,因為時代的弊病,再加之父親毫無保留的寵愛,盛恩頤不僅沒有成為人才,反而成為了只知道吃喝玩樂的酒囊飯袋。
作為在盛家層層羽翼保護下的豪門公子哥,別的有沒有學會不知道,但敗家倒是學了個精通。

百樂門
十里洋場的大上海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并非是他做出了什么驚人的成績,而是他驕奢淫逸、揮金如土的“偉績”被不少人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那時,盛恩頤揮金如土的驕奢事跡是有限度的。雖然盛宣懷對他很溺愛,但該有的管教和勸誡還是有的。
1916年,盛宣懷逝世。來自父親的保護屏障一夜之間崩塌了,與之相應的是,盛恩頤受到的管制和約束也就此消失,封鎖在這位紈绔子弟內(nèi)心中的欲望野獸也趁機跑了出來。
父親逝世,盛恩頤繼承了巨額遺產(chǎn),這還并不包括父親留給他的奇珍古玩等。
盛恩頤到底是對自己的父親盛宣懷懷有敬意的,他對父親的喪事格外上心。
那時她的太太說:“父親為皇室奔波操勞一生,去世后當用皇帝規(guī)格的葬禮來祭奠他。”
盛恩頤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于是大手一揮,撥下大約100萬兩銀子舉辦父親的葬禮。

盛宣懷的葬禮
這是一場轟動全上海的葬禮,無論是花費的錢財,還是動用的人力,都是前所未有的。那時出殯的隊伍有幾萬人,排著長長的隊伍,為逝去的盛宣懷送葬。
全上海的人都聽聞了這件事,紛紛涌上街頭,一睹這空前的“世紀葬禮”。
這場葬禮是盛家最后的體面和風光。
盛恩頤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就在于父親盛宣懷的離世,盛宣懷在世時還能稍微約束一下盛恩頤,每天還能按時上班工作。
父親辭世以后盛恩頤徹底放飛自我,工作也不管不顧,家里的生意更是撇著不管。
沒有自主能力的盛恩頤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每天喝花酒、賭錢成了他必須做的事,從此每天渾渾噩噩,很少意識清醒。
盛恩頤每天花錢如流水一般,沒多久就要續(xù)一房妾室,并且每個妾室都會配有一套單獨的宅院,其余吃穿用度包括傭人全部由他負責,開支相當巨大。
最讓他一擲千金的就是賭,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抽大煙根本花不了幾個錢,一個人就算抽再多大煙一天最多也就是十幾塊大洋,這其實還構(gòu)不成讓他傾家蕩產(chǎn)的因素。

上海舊時賭場
但是賭錢就不一樣了,他為了贏得巨額賭資彌補內(nèi)心的空虛,增加成就感,每天都會到賭場走上一遭,有人聽說他有錢,便設局邀他前來,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份虛榮讓他一場賭局就輸?shù)粢话贄澐孔印?/p>
但這對盛恩頤來說算不得什么,他真正想得到的就是別人艷羨的目光,還有身邊所有人的恭維,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每個人都拿他當作取款機,身邊的酒肉朋友無數(shù),都是奔著分一杯羹而來。

排場無度 家財散盡
那時的盛恩頤年紀不大,但是極愛給自己搞排場。
非要將自己做得“了不起”的事情弄得人盡皆知,雖然在他人看來,這件事可能蠢笨無比。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名人總是有著“第一”的名頭,來彰顯他們非凡的成就。
不拿其他人來說,就他父親而言,就有眾多“第一”的頭銜,如成立了第一個勘礦公司,再如建造了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等。

盛恩頤的豪車
盛恩頤這個富二代狂妄自大,也不甘落后,也用了個“第一”來標榜自己。那就是他買下了中國第一輛奔馳汽車。
他極愛坐這輛車出門,不僅是因為這輛豪車能彰顯他的尊貴,還因為他特意定制的“4444”車牌照,能醒目地給別人帶去“盛家四公子出門了”的信息。
不僅如此,他還“別出心裁”地將這輛車換成了銀的,上面還刻意地鐫刻上了他的大名,大概是想要向全上海灘的人宣告這輛車的主人是他吧。
這樣的行為在明眼人心里就是幼稚且無聊的。盛恩頤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滿足自己不可一世的虛榮心理。

上海民國時期的當鋪
盛恩頤除了好玩樂之外,還特別喜歡追隨潮流。那時上海流行跑馬,他一人就養(yǎng)了有75匹馬。
為了圈養(yǎng)這些珍貴的馬匹,盛恩頤雇傭了專門的飼養(yǎng)員對它們精心照料。
據(jù)傳言說:光供給這些賽馬的伙食就比當時一個普通人家的伙食要貴。甚至還有人說:“盛家一匹馬,窮人家的一個月的糧?!笨梢娖浔澈蟮呢攧臻_銷有多大。
盛恩頤肆意地揮霍父親留給他的遺產(chǎn),絲毫不懂得節(jié)制。他不僅用錢粉飾著自己的牌面,還用錢滿足自己的荒淫,讓自己沉溺在“溫香暖玉”里。

妻妾成群 吸毒豪賭
作為盛家的天之驕子,盛恩頤家世顯赫,自然也得配一個門當戶對的妻子。
最終他娶了時任民國總理孫寶琦的女兒,但紈绔的情感是淡薄的,有了年輕貌美的正妻之后,他仍然不滿足,后來盛恩頤又陸續(xù)娶了四房太太。

盛恩頤的情人們
他自己揮霍無度不說,為了不讓自己的情人們住在一起產(chǎn)生矛盾,他給每個情婦都配置了進口的轎車和花園洋房,再雇傭相應的壯丁和女仆,這又是一筆巨額開銷。
奇葩的是,家中已有如花似玉的美眷,盛恩頤仍舊喜歡在外面拈花惹草,換女朋友跟換衣服一樣。
因為盛恩頤出手實在是闊綽,上海灘里貪財?shù)呐藳]有不肖想和他共度春宵的。
揮霍金錢的快感讓盛恩頤的欲望難以滿足,他漸漸吸上了大煙,并沉溺于豪賭。
這“兩毒”是能夠讓人傾家蕩產(chǎn)的東西。但他不知所謂,毫無顧忌,依舊揮霍著日漸減少的白銀,白銀不夠了就開始變賣家里的奇珍古董和金銀珠寶。
作為要繼承家族企業(yè)的盛恩頤當然還要經(jīng)營父親留下來的部分產(chǎn)業(yè)。
那時他出任漢治萍公司的總經(jīng)理和中國通商銀行的經(jīng)理,拿著極高的薪水。但他終日沉溺玩樂,無心經(jīng)營。
于是盛恩頤聘請了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的宋子文來當秘書,每天宋子文都要向他匯報工作。
盛恩頤每日忙于玩樂和吸食鴉片,天天熬夜導致第二天中午才能醒。宋子文只好遷就他,每天干坐在盛家的客廳等到他醒來再進屋匯報。
盛恩頤懶散慣了,醒來了床也不想起,就這么一邊吸食鴉片一邊聽宋子文的工作匯報。草草批幾個文件就算是完成了一天的任務。

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
一邊是無心經(jīng)營工作,盛家企業(yè)收益暴跌,一邊是揮霍無度造成的金錢窟窿,再大的家業(yè),在這樣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也會漸漸揮霍殆盡的。
在上海灘路人的眼中,盛恩頤最敗家的一次,是在一夜之間,就將北京路黃河一帶,有著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全部輸給了浙江總督的兒子盧小嘉。
這吃喝玩樂抽五毒俱全尚且是他私生活上的混亂,但他中年賣國求榮,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抗戰(zhàn)時期,盛恩頤在上海設立了宏濟善堂,不要看名字里帶著“善”字,就認為它是個扶貧濟困的機構(gòu)。
它沒干什么好事,是日本侵華期間販賣鴉片和其同類物的機構(gòu)。
1944年,這個機構(gòu)在“清毒運動”的鎮(zhèn)壓下關閉了,但它販賣的物品對于國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盛恩頤中年時期錢財揮霍得差不多了,暗中和日本侵略者合作,賺取黑心錢。
這不僅有悖于良心道義,也嚴重損害了民族利益,是要受到歷史批判和人民的譴責的。
盛恩頤晚年生活慘淡,與從前揮金如土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父親去世后盛恩頤分到的萬貫家產(chǎn)就這樣在毫無節(jié)制的揮霍中變得所剩無幾了。

宏濟善堂舊影
沒有人會同情他的遭遇,也許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在一定程度上,這種下場是他咎由自取。
抗戰(zhàn)后期,因為遭軍閥敲詐、日寇侵吞錢財,盛家的財產(chǎn)所剩無幾。盛恩頤為了維持日常開銷,明面上開辦藥堂,暗地里卻幫日本人販賣鴉片。

揮霍殆盡 晚年凄慘
即使是座金山,按照盛恩頤的方法也早就敗得干干凈凈。
抗戰(zhàn)勝利后,他私下和日本人同流合污的丑聞被曝光最終,他被日本人搶走的財物沒有發(fā)還,而是收歸了國民政府。

晚年盛宣懷
那時不少人對他的遭遇心生哀嘆,但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的氣憤和對他賣國求榮行為的失望。
作為眾人難以企及的存在,自出身盛恩頤便處在人生巔峰:名門世家,首富之子,慈禧賜名。
但只是短短20年,盛家這個龐大的家族就垮了,不能說原因都在盛恩頤身上,只能說他是最大的罪魁禍首。
他晚年生活非常貧困。有一天,他和同樣是敗家子的李鴻章之子李厚甫,一同來到了公園的門口,但誰也買不起門票,只能兩兩相望,低聲哀嘆。

宏濟善堂戒煙部
這場景著實令人唏噓不已,聲名顯赫的李鴻章和盛恩頤的子孫怎落得這般境地!
盛家的家財?shù)拇_是見底了,但盛家家大業(yè)大,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盛恩頤手里還有不少房產(chǎn)。
但不巧的是,解放后,國家的土地政策發(fā)生了改變,私人占有的土地都要繳納高額的稅費。
盛家的房產(chǎn)很多,又遍及全國各地,盛恩頤已經(jīng)沒有錢來負擔高額稅費了,最后那些房產(chǎn)都劃給了國家。
晚年時的盛恩頤十分落魄,嘗盡了妻離子散和被拋棄的痛苦,從一個人人都圍繞的“太陽”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沙礫。
并且所有的房產(chǎn)也都當作賭資賠了出去,盛恩頤晚年時不知道住在哪,沒有固定住所,只能住在唯一沒被變賣的祠堂里。并且因為窮苦,身無分文,晚年的盛恩頤不得不戒掉所有不良嗜好。
盛恩頤沒有任何生存技能,因為在年輕時候,時間都用在了花天酒地上,他的日子可以說是度日如年,每天吃不上三頓飯是常事,并且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加上年邁,他更是吃飯都成了問題。
最后留給盛恩頤的就只有蘇州留園門口的幾間祠堂老房子。
幸而祠堂里供奉著盛家的祖宗才沒被沒收,盛恩頤尚且還有一處容身之所,不必流落街頭。
1958年,曾經(jīng)的天之驕子孤獨地死在了留園的祠堂里,無人問津。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作孽不可活,盛恩頤哪怕有父親一半的努力都不會落得這步田地,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童年時期過分地溺愛,讓他喪失了自己的思想,億萬家財哪怕留下幾棟宅院,也不會因為沒有經(jīng)濟來源發(fā)愁。
其實對于守財老祖宗是很有經(jīng)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身養(yǎng)性,不鋪張浪費。
盛恩頤則是背道而馳,所以僅他一代人就毀掉三代人的基業(yè)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盛毓郵和家人
死去的盛恩頤不會知道,因為錢財被他揮霍一空而被迫輾轉(zhuǎn)到日本求生的兒子盛毓郵和兒媳婦任芷芳拿起了菜刀,在路邊擺攤掙錢謀生。
他們和家境貧寒的普通人一樣,起早貪黑賣油條,對前后反差強烈的生活毫無怨言。
這一對小夫妻從小攤小販做起,慢慢積攢錢財,后來開了小吃店。
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發(fā)展,盛毓郵最后在東京塔附近的東御城門開辦了一家有七層樓面的新亞大飯店,身家過億。

盛毓郵夫婦
白手起家能有如此成就,或許是骨子里就有著盛宣懷的經(jīng)商天賦。
這對父子的命運坎坷,命軌相背離。一個生來便是天之驕子,但晚年生活貧困,一個中年白手起家,晚年身家過億。這命運的差異竟是如此諷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世家大族的風光并非是永恒的,它很多時候只是曇花一現(xiàn)。沒有常開不敗的花,也沒有永久的富貴年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