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p>

這與老子“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一脈相承。

曾國藩主張“一味渾厚,絕不發(fā)露”,就是在做人方面“用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事精明,善于投機鉆營,不是大智。真正的大智是低調(diào)做人,踏實做事,不怕吃虧,以苦為樂,憨厚樸實,像缺心眼一樣。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于抱樸守拙。

被稱為“半個圣人”的曾國藩,深明此道。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便是他留給世人的警世箴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

大巧若拙

曾國藩真的是笨,他自己說自己“余性魯鈍”“秉質(zhì)愚柔”,梁啟超則說他“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左宗棠也說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而他最大的聰明和一切的成就,正是來自于他的笨。曾國藩愛讀《老子》,他是得了老子“大巧若拙”之真諦的。若比作武功,曾國藩正對應(yīng)“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用曾國藩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jié)為勤、慎、恒等方面,他自己也如此說。其實“拙”才是這一切的底子,這也其實是一個心理學(xué)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左宗棠罵他“愚豬”,無論挖苦嘲諷,還是以怨報德,他顧全大局,終未還手。同朝另一重臣李鴻章發(fā)跡前做過曾國藩的門生弟子,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內(nèi)耍心眼、逞能耐、顯私心,曾國藩卻惜才愛才,始終不改對他的關(guān)心、愛護、包容、提攜。正因歷練出這種至樸至拙的交友處事之道,曾國藩一生謀士如云,身邊人才眾多,具有令人無比嘆服的人格魅力。

曾國藩“不怕費心、不怕費力,不惜對事物進行不留死角的深入細致分析”,直到在此基礎(chǔ)上找出癥結(jié)要害,把握問題關(guān)鍵,而且每次完事之后,還要積累經(jīng)驗,總結(jié)教訓(xùn),以利下次參考。

尚“拙”的曾國藩說過:“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正天下浮偽之習(xí)?!?/p>

正因如此,曾國藩才具有大智慧、大能量,才能胸懷壯志、成就偉業(yè)。他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他的想法是:“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yīng)之,以誠愚應(yīng)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斗角,相迎相距,則報復(fù)無已時耳?!?/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

大辯若訥

有時候,沉默是最好的語言。

左宗棠成名較晚,他之所以有后來的成就,離不開曾國藩的提攜和幫助。左宗棠經(jīng)常謾罵曾國藩。

左宗棠還多次鼓動大臣彈劾曾國藩。1864年,曾國荃率領(lǐng)湘軍攻下江寧,由于疏忽,讓幼天王以及洪仁玕等人逃了。左宗棠抓住這一點,極力攻擊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朝廷也借機打壓曾國藩和湘軍。此后曾、左兩人斷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此,左宗棠更是逢人便罵曾國藩。

曾國藩也知曉此事,當(dāng)別人問他如何回應(yīng)時,他卻戲謔說:“我也罵不過他,隨他去吧?!?/p>

左宗棠天天罵,自己并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引得周圍人生厭,而曾國藩卻贏得了大度之贊。

曾國藩說,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做人不能老想著背后中傷、誹謗別人。

那些經(jīng)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jīng)??湟约洪L處的人,經(jīng)常在言語上算計別人的人,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xiàn),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道德經(jīng)》有言:“善者不言,言者不善?!?/p>

爭一時口舌之利,不過是浪費時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大智若愚

常言道:“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p>

藏器于身,不顯山露水,才能在紛繁復(fù)雜的世界周旋有術(shù),處事有方。

曾國藩手握湘軍,平復(fù)叛亂,身居高位,卻同僚不妒,皇室不忌。

皆因其論功則推以讓人,任勞則引為己責(zé)。

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南京前,湘軍打下了關(guān)鍵城市安慶。他上書朝廷,頭功讓于胡林翼,作戰(zhàn)之功讓給了綠營將領(lǐng)多隆阿。

三年后,湘軍直搗黃龍,拿下南京城,他又讓功于湖廣總督官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易經(jīng)》有云:“地道無成,而代有終?!?/p>

意思是成事而不專功,功成而不自傲,不露鋒芒,大智若愚,方可獲得善終。

所以曾國藩說——

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得不茍成,業(yè)不茍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后進,銖而積,寸而累,及其成熟,則圣人之徒也。

這句話最為完美地詮釋了老子的“大智若愚”。

古書言:“淡泊之士,多為濃妝者所疑;檢飭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固不可少變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鋒芒?!?/p>

花宜半開,酒宜微醉,做人低調(diào)收斂,韜光養(yǎng)晦,是一種大智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菜根譚》中說:“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p>

欲速則不達,驕矜者必敗。

不理紛爭,深耕自己,匿而不發(fā),如此,方能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