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876年,西方殖民列強只占有非洲土地的10.8%。其中英國占4.1%,法國占2.8%,布爾人(荷裔殖民者)占2.4%,葡萄牙占0.7%,西班牙占0.8%。1876年以后,列強為了擺脫國內(nèi)經(jīng)濟危機和爭奪世界市場,各自制訂了瓜分非洲的計劃,并采取了瓜分行動。

英國制訂了從開普(Cape)到開羅(Cairo)的所謂二C計劃,企圖建立縱貫非洲南北大陸的殖民帝國。法國制訂了從佛得角到紅海計劃,即從塞內(nèi)加爾(Senegal)到索馬里蘭(Somaliland)的所謂二S計劃,企圖從西向東北方向擴展,建立橫貫非洲大陸的殖民帝國。德國也想把德屬東非與西南非洲連接起來。葡萄牙企圖占領(lǐng)從西海岸的安哥拉到東海岸的莫桑比克之間的廣闊地帶。比利時極力向剛果河流域擴展。意大利也極力實現(xiàn)其東北非擴張計劃。
列強采取各種手段,對非洲進行瓜分。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段:
(1)殖民探險。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派殖民軍官或科學(xué)工作者先后考察了尼日爾河、尼羅河、贊比西河、剛果河、維多利亞湖等流域地區(qū),對非洲內(nèi)陸地區(qū)的資源、民族、風(fēng)土人情加強了解,為進一步入侵非洲內(nèi)陸奠定了基礎(chǔ)。
(2)強迫簽約。殖民者用詐騙、麻醉、必要時使用武力威脅等方法,強迫當(dāng)?shù)厍蹰L簽訂所謂保護條約。例如,布拉柴和斯坦利就是采用強迫簽約的手段,分別為法國和比利時攫取大片非洲土地。
(3)傳教活動。殖民國家派傳教士到非洲,為其收集情報、占領(lǐng)土地。英駐南非殖民軍官查爾斯.華倫(1840-1927)曾寫道:"為在殖民者與土人之間保持和平,一個傳教士抵得上一營軍隊。"非洲人手里有了《圣經(jīng)》,卻失去了土地。但是,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的少數(shù)非洲人接受基督教(如南非和尼日利亞)、天主教(如加蓬),而絕大多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的居民仍然信仰原有宗教。
(4)合伙瓜分。列強通過簽訂雙邊條約或召開國際會議,劃分勢力范圍,來瓜分非洲領(lǐng)土。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由德、葡、比、荷、西、英、法、美、意、俄、瑞典、挪威、丹麥、奧匈和土耳其等15個國家參加的柏林會議召開。會議是專門討論非洲事務(wù)的,卻不讓任何一個非洲國家參加。會議同意成立剛果自由邦,作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屬地。會議還達成了一些分割非洲的原則:任何國家在非洲進行新的占領(lǐng)時,必須分別通知與會各國;對非洲的領(lǐng)土必須采取"有效的占領(lǐng)方式",才能得到其他國家的確認。
(5)武裝占領(lǐng)。1881年法國對突尼斯實行武裝占領(lǐng)。1882年英國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帝國主義列強對非洲的瓜分是以其實力為后盾的。英、德在東非,英、法在西非和蘇丹,都進行過激烈爭奪,甚至兵戎相見。誰的實力強,誰就能在爭奪中占上風(fēng),奪得更多的非洲領(lǐng)土。

2.列強瓜分非洲的結(jié)果
到1914年,在整個非洲大陸,獨立國家只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兩國,它們共占非洲總面積的3.4%,其余96.6%的土地全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
法國殖民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西部,計有法屬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亞、塞內(nèi)加爾、蘇丹(今馬里)、法屬幾內(nèi)亞、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達荷美(今貝寧)、上沃爾特(今布基納法索)、尼日爾8個地區(qū);法屬赤道非洲,包括加蓬、法屬剛果、烏班吉沙立(今中非)、乍得4個地區(qū);法屬喀麥隆、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法屬索馬里蘭;法屬多哥、馬達加斯加和留尼汪島等。面積共有105852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35%。
英國殖民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計有埃及、英屬蘇丹、英屬索馬里、烏干達、肯尼亞、桑給巴爾、尼亞薩蘭(今馬拉維)、北羅得西亞(今贊比亞)、南羅得西亞(今律巴布韋)、貝專納(今博茨瓦納)、巴蘇陀蘭(今萊索托)、斯威士蘭、南非聯(lián)邦、岡比亞、塞拉利昂、黃金海岸(今加納)、尼日利亞、塞舌爾群島、毛里求斯群島、圣赫勒拿島等。面積共有9496600余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32%。
德國殖民地有多哥、喀麥隆、德屬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德屬東非(包括坦噶尼喀、盧旺達、布隆迪)。面積共2357200余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7.9%。
比利時占領(lǐng)比屬剛果,面積2331000余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7.8%。
葡萄牙殖民地有葡屬幾內(nèi)亞、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面積共1839625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6.8%。
意大利殖民地有的黎波里(利比亞)、厄立特里亞和意屬索馬里蘭。面積共1704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5.1%。
西班牙殖民地包括西屬幾內(nèi)亞、西屬撒哈拉、伊夫尼和西屬摩洛哥。面積共206682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的1.8%。

殖民列強瓜分非洲后,取消非洲國家的政治獨立,剝奪非洲人的一切政治權(quán)利。英國一般采取所謂間接統(tǒng)治制度,即保存和利用殖民地國家和部落的舊制度、舊法律和傳統(tǒng)社會結(jié)構(gòu),收買和使用當(dāng)?shù)厣蠈咏y(tǒng)治者(素丹、艾米爾、酋長等)充當(dāng)"英國官員",通過這些人進行統(tǒng)治。法國則更多實行"直接統(tǒng)治制度",即摧毀部落勢力,剝奪酋長權(quán)力,由法國委派總督和各級行政官員進行統(tǒng)治。德國則把普魯士一套官僚機構(gòu)引進非洲,實行軍國主義統(tǒng)治。葡萄牙力圖把非洲殖民地劃為本國的"行省",實行"同化政策"。英、布殖民者在南非實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限定非洲人必須住在"保留地"內(nèi),外出必須攜帶身份證、遷移證、納稅證等。帝國主義的瓜分嚴重破壞了非洲國家和民族間的傳統(tǒng)疆界,為今天非洲國家邊界爭端和糾紛埋下了禍根。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