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發(fā)文稱,博士畢業(yè)入職不到3年的“95后”葉紫薇,通過戰(zhàn)略性人才職稱評審學校提名制度這一超常規(guī)方式,從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的助理教授破格晉升為教授。

文中提到,29歲的葉紫薇2022年從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葉紫薇牽掛著中國“三農”問題,懷抱學以致用的理想,從大洋彼岸學成歸國,只為把研究做在中國大地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2年初春,剛剛從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葉紫薇,面臨著人生的重要抉擇:留美工作還是回到祖國?

懷揣著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葉紫薇選擇回到祖國,繼續(xù)以學術為志業(yè),把研究做在中國大地上。

“中國,意味著從國家戰(zhàn)略需求出發(fā);大地,意味著立足實踐解決真問題;把中國和大地結合起來,則意味著要立足于中國大地去看世界,從全球化視角回應中國問題?!?strong>葉紫薇的研究不僅扎根中國現實,還立足中國戰(zhàn)略需求去探索世界前沿問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學術研究中,葉紫薇聚焦農業(yè)生物經濟方向,尤其關注生物育種技術的經濟、環(huán)境問題及相關政策研究,在玉米田里尋找經濟學密碼,將關于生物育種抗蟲玉米的研究寫進Science。

“以我最新發(fā)表的文章為例,研究對象涉及國外的生物育種玉米產業(yè),但呼應的還是中國的現實需要。近年來國家正在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產業(yè)化,政策如何制定、產業(yè)如何發(fā)展,有很多問題亟待解答?!比~紫薇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延安清涼山,葉紫薇與新入職的同事一起參加“紅色之路”青年教職工主題實踐,感受學校的紅色基因傳承。在海歸人才掛職農業(yè)農村部鍛煉期間,她完成一段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的“雙向奔赴”,“不僅在研究視角上更加開闊,對政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她主動思考學術和政策之間的差異,并在二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任課老師,葉紫薇為本科生開設《計量經濟學B》、為研究生開設《環(huán)境價值評估》等課程,授課規(guī)模覆蓋本碩博近200名學生,課程內容和授課風格都廣受好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

編輯:韓育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