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聽說復試時導師錄取學生的一些潛規(guī)則,其中包括大學基礎專業(yè)課成績必須好,英語能力要過關,穿著要得體。不過筆者還聽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男生在復試當天穿了一身相當筆挺的西裝去面試,結果恰好遇到那個比較有個性的導師。導師看了他的樣子,竟然直接把男生刷下去了,哪怕成績再好也不行。
因為導師覺得他是來考試的,又不是參加工作的,穿得像個賣保險的,反而顯得有些油膩,不如穿普通的學生裝。不過排除這些性情古怪的老師,其實從復試時老師問的問題中就能大概知道自己能否穩(wěn)上岸了。

復試時老師若不問你“這些問題”,基本等于被刷,過來人親口說出
還有一位女生說自己當時參加考研復試,老師隨便問了她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跨專業(yè)考我們這個專業(yè)?而這個女生當時確實沒有想好合適的回答方式,只能老老實實地回答,因為這個專業(yè)不考數(shù)學,并且不限制跨專業(yè)。
老師聽完笑了,覺得這個女孩子特別實誠,最后給了她一個比較理想的錄取結果。當時大家就覺得其實第一印象很重要,而導師問的問題往往代表了導師對考生的第一印象是好還是壞。今年剛剛結束的考研復試,有的同學已經(jīng)收到了自己的錄取結果,無論是上岸還是落榜都早有預兆。

有一位同學說自己已經(jīng)準備去打工了。他回憶了一下自己復試時的過程,面試抽到的問題他沒有答出來,交流過程中只有兩個老師問了他問題,其他三四個老師都埋著頭,看都沒看他一眼。
他們問的問題不全是專業(yè)問題,大多是關于實習和工作經(jīng)歷的,其中有一個關于專業(yè)知識的問題他也不懂。這個時候老師問他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學生說沒有了,于是回家后就收到了自己未被錄取的結果。

那么這能說明什么呢?通過這些過來人的親口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內(nèi)情
如果導師在復試時沒有直接問一些與專業(yè)相關的問題,那他大概率不太想錄取你。有一個四川的考生被問了一些比較偏向個人經(jīng)歷和獎勵方面的東西,最后也落榜了。
這背后的邏輯是這樣的,一個導師如果對考生的專業(yè)知識不挑剔,那這位考生基本上就沒戲了,說明他根本不在乎考生的能力是否過硬,對考生根本沒有興趣。只是為了應付復試的時長,才會象征性地問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似乎給了考生一些面子,但仔細一想,如果在考場上,導師對自己與讀研相關的東西都不感興趣,那他又怎么可能收自己做學生呢?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考專業(yè)類型的大學時,比如你去外國語類型的學校參加復試。
如果導師不太注重你的外語能力,要么是他們發(fā)現(xiàn)你的英語成績本來就比較差,從而對你直接失去希望,要么是根本不打算考查你的專業(yè)實力,這都會預示著你落榜的風險變大。

學生還可以拿著自己的簡歷進行自查。去985高校要知道,它們基本上都是研究型高校,最看重的是學生的科研潛力或已有的科研背景。如果這些方面欠缺,僅憑分數(shù)高,在復試時就很容易被那些分數(shù)低但科研經(jīng)歷豐富的學生逆風翻盤。
這就是為什么今年985高校有好幾個400多分的考生被淘汰了,肯定不是因為他們在復試時出現(xiàn)了結巴、緊張這種低級問題,而是他們的簡歷不符合老師的要求和期待,再加上本科出身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大家對此要現(xiàn)實一些,本科不好的話,謹慎報考那些好學校。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