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這片土地上滋養(yǎng)了無數才子,但卻少有像謝靈運這般的存在,他出身于陳郡謝氏之家,祖父是淝水之戰(zhàn)的名將謝玄。十八歲襲封康樂公,本可安享榮華,卻偏要以才華搏擊命運。

史書記載他"性豪奢,車服鮮麗",卻又"文章之美,江左莫及"。這種矛盾的氣質,恰如他的詩作——既有"池塘生春草"的清新明麗,又有"林壑斂暝色"的深沉孤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世人皆稱他為“江左第一”,而李白更是把他當自己的偶像,他的詩被稱為東晉“山水詩派”的鼻祖,謝靈運還是書圣王羲之的曾外孫,在書法方面更是繼承了王謝兩大家族的書法精髓,而他更是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他還首創(chuàng)了“山水入筆”的理論筆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草書更是被譽為是“魏晉六朝的草書集大成者”,對后世的張旭和懷素兩大草圣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但他的人生仕途也并不是那般的一帆風順,從公爵降為侯爵的屈辱,永嘉太守任上的縱情山水,到最后被誣謀反的悲劇結局,這些人生際遇都在他的藝術中留下了深刻印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巨幅草書《草書冊》的出現真補了謝靈運書法研究的空白,更是為后人學習魏晉草書提供了參考實物的重量級資料。

此書冊現已被禁止公開展出,所以可見此書冊的珍貴程度之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謝靈運此作草書冊全卷共計約1000余字,全卷以一首一首的絕句所構成,共計18篇詩文,堪稱文書雙絕唱的一幅書作,因保存妥善,字字完全無缺, 著墨潤麗、生動,非常適合臨摹。它是魏晉南北朝僅存的三件名家墨跡真跡之一,也是謝靈運僅存的書法作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細觀《草書冊》,撲面而來的是強烈的詩意性與節(jié)奏感,這也是他獨創(chuàng)的 一種"詩意用筆"的獨特體系, 他常以順鋒起筆表現山水的柔和輪廓,又以逆鋒收筆暗示巖壁的嶙峋質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件作品還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筆畫干凈利落,少有拖泥帶水之處;二是結字較為規(guī)整,雖為草書但仍保持較好的可辨識度;三是章法疏密得當,字距行距的處理恰到好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王羲之《十七帖》等經典草書相比,《草書冊》在技法上雖稍遜一籌,謝靈運沒有刻意追求視覺沖擊力,而是通過平穩(wěn)的用筆、勻稱的結構,展現出文人書法特有的書卷氣。此作它既保留了魏晉風骨,又融入了個人特色,對理解六朝書法演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雖然有網友對其真?zhèn)紊杏袪幾h,但就這草書水準而言,能寫出此作和自作詩而言,其價值也不可估量。這沒得說的,他筆下的每個字都蘊含著方向性的力量,或如飛瀑直下,或似孤峰聳立。這些"勢"并非隨意而為,而是嚴格遵循詩歌的情感脈絡。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