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業(yè)幫扶篇:身殘志堅綻芳華

在黨組織"雙家聯(lián)動"幫扶機制下,退伍軍人鄭俊亮創(chuàng)辦的50畝葡萄采摘園碩果累累。這位與強直性脊柱炎抗爭二十載的硬漢,不僅為20位村民(含4名殘疾人及2名殘疾人家屬)提供穩(wěn)定就業(yè),更以"拄著雙拐種出甜蜜事業(yè)"的奮斗精神樹立自強典范。醫(yī)院協(xié)同12名省派駐村第一書記,通過"云端幫扶群"精準對接資源,助力"智能5G兔王"高中民實現年出欄400萬只的產業(yè)規(guī)模,產品暢銷云貴川及江浙滬等地區(qū)。這位帶動36戶殘疾人家庭致富的"新農人","五一"前夕榮膺菏澤市勞動模范稱號,其"授人以漁"的幫扶模式獲央視專題報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康養(yǎng)融合篇:殘健同行筑坦途

依托"全國康復研究基地北方中心"技術優(yōu)勢,醫(yī)院創(chuàng)新推出"流動康復服務車+定點機構"融合模式:累計開展兒童脊柱側彎篩查1.2萬人次,實施罕見病康復救助67例;教育康復部通過個性化干預,助力43.6%的特需兒童回歸普校;組建"周末特教先鋒隊"赴8地市開展技術幫扶,培育康復骨干800余人。在"全生命周期康復"理念指引下,構建起涵蓋5400人次的輔助器具適配體系,創(chuàng)新"體外反搏心肺康復""DSA介入血管康復"等特色項目,為弱勢群體筑牢健康防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化鑄魂篇:雷鋒精神的時代注腳

將"善和"文化深植血脈,全院踐行"一事之前想雷鋒、一事之中學雷鋒、一事之后比雷鋒、一生立志做雷鋒"的行為準則。從為殘疾兒童適配矯形器的毫米精度,到深入田間地頭的康復義診;從老年友善醫(yī)院的適老化改造,到"第一書記"幫扶群的24小時在線答疑,2.3萬小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眾新聞 郭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