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小水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手上的小水泡

中醫(yī)說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當中,濕邪最難對付。尤其是身寬體胖的人,體內往往都有較重的濕氣。濕氣不僅會和別的邪氣狼狽為奸、形成風濕、寒濕……等,危害人體健康,而且還會讓一個人精神不振,干什么事情都打不起勁頭。

舉一個例子吧。很多濕氣重的人都有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每到春末入夏時,手上就會起一些小水泡(見題圖)。這個問題困惑著很多人。按照中醫(yī)的說法,就是因為體內濕氣重。

不過,并不是所有體內濕氣重的人手上都會長水泡。要辨別體內是否有濕氣,最直觀、便捷的辦法是觀察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或者排便后,總有一些會粘在馬桶壁上,不容易沖凈,那么就說明體內有比較重的濕氣。

有人說,一年當中,立春過后的十五天,最適合去濕氣;也有人認為,在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伏天,是祛濕寒的最佳時機;還有人說,每年秋高氣爽時,最適合排出濕氣。其實,對于排濕氣而言,沒有必要等到某個最佳時機。

紅豆薏米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豆薏米粥

小生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說一個流傳在山東民間的去濕氣驗方。按照這個辦法,小生成功地緩解了體內濕氣的問題。這是一個食療方法,具體就是用薏米、紅豆和小米來熬粥吃。

1、食材

紅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豆

薏米、紅豆、小米各一平勺,也就是比例為1:1:1。

2、熬制過程

紅豆、薏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豆、薏米

將紅豆和薏米洗凈后下鍋,加入涼水。涼水和紅豆、薏米、小米的比例,大致在25:1:1:1。也就是說,薏米、紅豆、小米各一平勺,水25平勺。

3、煮紅豆、薏米

大火煮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火煮粥

大火燒開鍋。所謂大火,就是把燃氣灶的火開到最大,或者讓火焰的高度保持和鍋內水面的高度持平或者稍低即可。

大火煮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火煮開

小米淘好,等開鍋后、將小米下鍋。小米下鍋后,繼續(xù)大火煮開鍋。注意:小米下鍋后,再開鍋所需時間很短,請勿離開。

4、小火熬煮

小火慢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火慢煮

等到再次開鍋后,就換成小火。小火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掌握一個原則,能夠保持鍋內處于輕微的翻滾狀態(tài)即可。

接下來就是熬煮的過程了。此時,可以離開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要記得,過上五分鐘左右,就過來攪攪鍋。

熬好的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熬好的粥
熬好的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熬好的粥

半個小時后,粥就好了。小火大約要熬煮半個小時的時間。時間短了,粥不黏糊;長了,就糊鍋了。粥熬好后,就可以盛出來開始吃了。按照上面的辦法,最終可以熬制出來粥的分量大約是圖中的兩碗。

效果。

根據小生的體驗,每天早晨食用這樣熬出來的粥,大約一個半月,濕氣現象就好了。中醫(yī)說,小生的體內濕氣較重;濕氣輕的,應該更快就能好轉。小生使用的小米和薏米、紅豆,均是網購的。如果家里有這些食材,就不必另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