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4月3日消息:
自2024年8月6日烏軍入侵庫爾斯克以來,截至當日,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共計打死打傷71750名烏軍。
過去24小時內,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打死打傷超過180名烏軍,順帶摧毀了1輛步兵戰(zhàn)車、2輛裝甲戰(zhàn)車、11輛汽車、2輛迫擊炮、5個無人機指揮所和1個彈藥庫。
過去24小時內,俄軍在特別行動區(qū)打死打傷1135名烏軍。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蘇梅州方向。
當地時間4月3日,俄軍在蘇梅州邊境處新增1處陣地,面積為1.12平方千米,按照俄軍目前的攻勢,蘇梅地區(qū)的緩沖區(qū)還有很大拓展空間。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紅利曼方向。
當地時間4月3日,俄軍在紅利曼北側新增1處陣地,面積為2.2平方千米,在該方向上俄軍的兵力接近于烏軍的10倍。

俄烏前線陣地變動圖切到科斯強季諾皮利方向。
當地時間4月3日,俄軍在科斯強季諾皮利西側新增2處陣地,總面積為13.47平方千米,主要地形為農田。
俄軍另外在包括紅軍村在內其他多個方向有新的進展,由于數量實在眾多,這里就不一一詳細解讀了。

歐洲國家還在為是否應該向烏克蘭派兵而反反復復開會之際,俄羅斯這邊似乎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不僅開始大幅提升現(xiàn)役軍人數量,軍工產能更是開足了馬力。
4月初,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下令下,2025年春季征兵再次拉開了帷幕,這次招募人數為16萬人,相較于2024年春季征兵而言,這次春招多招了1萬人。另外,去年秋季征兵了13.3萬人。
與往常一樣的是,這次招募的士兵依然不會被派往俄烏前線,而是在服役結束之后按時回到原籍,很顯然,這些士兵不是為俄烏戰(zhàn)爭而生,而是為未來更大的沖突而做準備。
從俄烏前線目前的狀況來看,士兵數量雖然不是勝敗的決定因素,但充足的士兵數量,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誰能守住更多的陣地,而誰又能攻下更多的陣地。

根據英國皇家聯(lián)合軍種研究所(RUSI)近日發(fā)布的報告顯示:
盡管西方國家擁有明顯的經濟優(yōu)勢,且北約主要國家也為增加軍工產量作出了巨大努力,但俄羅斯在這方面仍遠遠超過北約,被背后的原因充滿著復雜性,并非短時間內能改變的。
俄羅斯在國防生產方面持續(xù)的優(yōu)勢,嚴重削弱了人們對北約國家常規(guī)威懾能力的信心。報告指出,由于烏克蘭的西方盟友已成為其戰(zhàn)略縱深,這一因素對基輔來說構成了災難性的風險。

除此之外,北約盟軍最高總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近日也對俄羅斯軍工生產能力,表達了來自美國的擔憂。
卡沃利表示,俄羅斯武裝部隊擁有足夠的進攻能力——未來幾年,俄羅斯不會出現(xiàn)軍隊人員問題,此外,該國已經建立了嚴肅的軍事生產體系。
就拿坦克數量來說,俄羅斯在2024年生產了1500輛坦克,美國在同年則只生產了135輛,美國每生產1輛坦克的時候,俄羅斯則生產了11輛都不止,這種差距實在無法做到讓人無視。
除了坦克之后,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俄羅斯在裝甲車輛、航空炸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甚至在可能帶有核威懾的戰(zhàn)略導彈上,俄羅斯軍工都在展現(xiàn)著極其夸張的生產力。
歐洲國家現(xiàn)在尚未確認是否向烏克蘭派兵,但是很明顯能看到,在打爛仗、持久戰(zhàn)和消耗戰(zhàn)這方面,實現(xiàn)沒有比俄羅斯更加勝任這個角色的國家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