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波關稅操作,搞得全球貿易市場那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2025 年這場經(jīng)貿大戲,咱們得好好嘮嘮。我認為如果我們站在未來的角度,拉長時間線的話,那么特朗普的“關稅效應”,必然會成為影響全球未來經(jīng)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尤其是對于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jīng)濟體來說。

就拿2025年來說,中國已經(jīng)定下來全球GDP增長5%的目標,并且把經(jīng)濟增長的希望,放在新質生產(chǎn)力上,也就是高端制造業(yè)。而特朗普則希望借助高額關稅,惡化中國的投資環(huán)境,從而促成制造業(yè)回流,中美之間的矛盾點就擺在這,我們要繼續(xù)做大蛋糕,美國要從我們手上搶蛋糕,那么最壞的情況,可能就是中美脫鉤了。
雖然說,特朗普的本意,肯定不是搞中美脫鉤,而是希望中國只維持低端制造業(yè),遏制中國的高端制造業(yè),但我們做大蛋糕的關鍵,就是發(fā)展高端制造業(yè),所以我們的高端制造企業(yè)也必然會盡可能去降低美國的影響。那么最終,就可能形成美國一套規(guī)則,中國一套規(guī)則,中美脫鉤,并非完全不可能。那么有個問題就是,要是中美真的脫鉤了,中國和美國經(jīng)濟的下一階段,該怎么辦?
我認為現(xiàn)在的關鍵,就在于中國增量經(jīng)濟,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美國的存量經(jīng)濟。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jīng)濟體,有強大的金融、科技以及全球影響力作為支撐,這是美國敢和全球打關稅戰(zhàn)的關鍵。不過呢,另一方面,美國的增長引擎出了問題,消費占比 72% 卻靠借錢維持,問題也出在這。

去年中美貿易額 6800 億美元,相當于每天有 37 億美元在兩國間流動,7.3 萬家美企在中國躺著賺錢,32 個州的出口前三都有咱們,一旦脫鉤,民調顯示 75% 的老美都知道這會讓物價飛漲,美國商會算過賬,GDP 直接蒸發(fā) 5000 億,美國人肯定會喊疼的。
不過我們也不能輕敵。2008 年金融危機證明,全球化時代誰也沒法獨善其身。美國消費下滑 3%,中國出口就得抖三抖。關鍵還是看,我們后面的“內循環(huán)”能不能做好。中國要用 "兩條腿走路",一邊用高端制造開辟新賽道,一邊通過 "一帶一路" 拓展新市場。就像武俠小說里,一個是內功深厚但招式老舊的前輩,一個是招式新穎但內力稍遜的后起之秀。目前,我們的勢頭很好。2025 年前兩月新能源車產(chǎn)量暴增 47.7%,工業(yè)機器人增速兩位數(shù),也正是因此,我們才敢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定調 5% 的 GDP 增速。

所有我還是有信心的,如果中美真的完全脫鉤,短期內美國可能憑借技術優(yōu)勢占點便宜,但長期來看中國贏面更大。因為經(jīng)濟競爭本質是做蛋糕的能力,美國現(xiàn)在在存量里玩零和博弈,中國卻在增量市場開疆拓土。就像當年美蘇爭霸,最后勝出的不是靠存量碾壓,而是誰能開辟新戰(zhàn)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