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詩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六月漫長的白天,

還有野草莓、一滴滴紅葡萄酒。

有條理地爬滿流亡者

廢棄的家園的蕁麻。

你必須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你眺望時髦的游艇和輪船;

其中一艘前面有漫長的旅程,

別的則有帶鹽味的遺忘等著它們。

你見過難民走投無路,

你聽過劊子手快樂地歌唱。

你應(yīng)當(dāng)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我們相聚的時光,

在一個白房間里,窗簾飄動。

回憶那場音樂會,音樂閃爍。

你在秋天的公園里拾橡果,

樹葉在大地的傷口上旋轉(zhuǎn)。

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和一只畫眉掉下的灰色羽毛,

和那游離、消失又重返的

柔光。

黃燦然 譯

雨的軼事

我漫步樹蔭的篷帳下

而雨點(diǎn)偶然觸及我

仿佛在問:

你的欲望是受苦,

啜泣?

柔和的空氣,

濕潤的葉子;

——香味是春天,香味是悲傷。

李以亮 譯

沒有童年

那麼你的童年像什麼?一個

令人厭煩的記者快結(jié)束時問。

沒有童年,只有黑色鴉群

和渴望電流的有軌電車,

身披十字褡的胖神父,

以及青銅臉色的班主任。

沒有童年,只有期冀。

槭樹葉子在夜里閃爍磷光,

雨水濕潤著黑暗歌手的嘴唇。

王家新 譯

不可能

真困難,試圖寫作,不管是

在家中,還是在俯瞰海洋、橫越

一片黑森林的飛機(jī)上,在黃昏的寧靜中。

總是開始時新鮮,達(dá)到

全速,但十五分鐘后

就放棄,不情愿地投降。

我希望至少你可以聽見我,

──因為,如你所知,理論家們一而再地,

幾乎是天天提醒我們,說我們

搞錯了,一如往常我們沒領(lǐng)會

更深刻的意義,我們一直

讀錯書,唉,

我們下錯結(jié)論。

他們宣稱:詩歌在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首詩是一個大堂,那兒眾多面孔消融

在聚光燈的金色迷霧里,那兒一群

憤怒的烏合之眾猛烈的抱怨聲淹沒

一個個無助的單獨(dú)聲音。

那又怎樣呢?美好詞語快速消失,

普通詞語很難服人。

所有證據(jù)表明沉默

只能擁有幾個追隨者。

有時候我羨慕死去的詩人,

他們不再有“壞日子”,他們不知道

“厭煩”,他們已離開“空虛”、

“雄辯”、雨、低氣壓地帶,

他們已停止看“尖銳的評論”,

但他們繼續(xù)跟我們說話。

他們的懷疑隨他們消失,

他們的狂喜活著。

黃燦然

詩人

亞當(dāng)·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1945-2021),波蘭著名詩人、隨筆散文家和小說家。他于1945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屬烏克蘭),畢業(yè)于雅蓋隆大學(xué)哲學(xué)系。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扎加耶夫斯基積極投身于波蘭“新浪潮”詩歌運(yùn)動,作為主要理論闡述者和代表詩人聞名。因持不同政見,他于1982年移居巴黎,后往來于巴黎和美國之間,直到2002年才返回波蘭。亞當(dāng)·扎加耶夫斯基于當(dāng)?shù)貢r間2021年3月21日逝世于波蘭克拉科夫,享年75歲。

關(guān)注格命草,一起讀經(jīng)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500篇,72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1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3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5多萬次,時機(jī)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guān)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fèi)評詩,付費(fèi)推廣詩歌,付費(fèi)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