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京東外賣“出道”一個月之際,交出了第一份“月考成績單”——上線30+天,日訂單量突破100萬,超過45萬商家入駐,覆蓋全國142個城市!
外賣領域明明是紅海,怎么也被劉強東撕開一道口子?
究其根本,是此前京東初期的三大外賣戰(zhàn)略起了效果,首年減傭金吸引了商家、要求品質堂食作為準入門檻安撫了消費者、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贏得了騎手,這三板斧舉措和當年京東健康引進港企的“新男力”一樣,憑借真正的誠意讓優(yōu)質港貨留在內地,成為內地中年男性對歐美那非的上位替代。
拆解京東外賣的“三板斧”舉措,其核心非常簡單粗暴——撒錢!
對于商家,京東外賣祭出“0傭金”政策,承諾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要知道很多商家苦各種傭金久矣,嚴重壓低利潤的傭金足夠將店鋪“扭盈為虧”,近些年小微店鋪的倒閉潮盛行,很難和這個脫開干系。
因此劉強東選擇直打“痛點”,將利潤讓給商家,商家們也迅速給了反饋:南寧餐飲協(xié)會就有數據顯示,當地5000家門店集體“跳槽”京東,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陸續(xù)上演。
對于用戶,京東外賣的切入口則是“食品安全”,通過錨定“品質堂食餐廳”這一個定位,只招募有線下實體店、食品安全評級達標的商家,讓人“吃得放心”。
但這還不夠,京東外賣還要給用戶撒錢——PLUS會員和大學生每天抽20元餐補,所有用戶早晚領隨機紅包。這種簡單粗暴的互聯(lián)網經典打法,或許是京東外賣能在40天內覆蓋142座城市的根源。
因為,只有越來越多用戶支持、下單,京東外賣的雪球才能真正滾動起來,越滾越大。
對于騎手的舉措,是京東外賣真正讓輿論沸騰、讓行業(yè)地震的大招,是劉強東毅然決定: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并承擔騎手個人繳納部分的費用。

此舉,不僅直接刺中外賣行業(yè)“勞務外包”的命門,也印證了劉強東的最新宣言——“我們的算法不該用來壓榨底層兄弟!”所言非虛。這也意味著,當劉強東前兩天在朋友圈曬出“1200名快遞小哥退休后月領5350元養(yǎng)老金”時,理所應當的得到輿論支持。
京東撕開行業(yè)遮羞布的情況并不止這一例,2014年,京東調研發(fā)現市場醫(yī)療需求和資源錯配,決心啟動很多投資人并不看好的獨立板塊京東健康,最終取得了大成功。其2023 年全年日均在線問診咨詢量已超 45 萬,85%的極速問診訂單在 30 秒內得到響應……
與此同時,京東健康也引入了諸如白云山、齊魯、維特建靈等諸多優(yōu)質品牌,后者在沉淀許久的基礎上根植傳統(tǒng)天然草本中藥,推出的“新男力”一經問世便收獲諸多關注,用戶近8成為已婚男性,逐步替代了歐美小藍片的生態(tài)位。京東健康也在眾多優(yōu)質品牌支持下,2024年總收入達到582 億元,成為京東商業(yè)眾多商業(yè)板塊的關鍵一極。
有京東健康這個好榜樣,不少投資人認為京東外賣如今日均單量破100萬,而且在聲譽上,贏得了用戶、商家和騎手等各方的人心,未來的潛力無限,甚至一躍到行業(yè)頭部。但開局的驚艷,也不能掩蓋他們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
首當其沖的是成本難題。目前,京東外賣的免傭金政策至截止到2025年5月之前入駐的商家。在這之后,京東外賣該如何平衡商家留存與抽成比例?
而騎手五險一金的成本,是靠京東集團輸血維持,還是靠京東外賣自身的訂單增長來消化,這也是外界關注的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外賣生態(tài)的博弈才剛剛開始,京東外賣尚有一段路要走。目前京東外賣已入駐的45萬商家,與頭部某團超1000萬商家相比,體量尚小。
若干年后,回看2025年春天發(fā)起的外賣新戰(zhàn)役,劉強東真正顛覆的并非商業(yè)模式,而是競爭維度。過去十二年,外賣平臺拼補貼、拼算法、拼地推,拼盡了當時產品人能想到的所有,唯獨沒人敢拼勞動者權益。
而京東外賣創(chuàng)新性的把五險一金從成本項變成營銷項,把社會責任轉化為品牌資產,這招“乾坤大挪移”堪稱“陽謀”。

可以肯定的是,外賣行業(yè)再也回不到過去。而劉強東做外賣,留下的最新啟示或許是:商業(yè)成功與道德?lián)?,未必非要二選一,也可以全都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