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方便面,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一碗泡面,只需短短幾分鐘和幾個簡單步驟,就能滿足饑腸轆轆的胃。

然而,每當你想享受這份簡單快樂時,總會有聲音跳出來提醒:“別吃那么多,沒營養(yǎng)!”“都是防腐劑,不健康!”這些根深蒂固的誤解,讓方便面背負了太多“冤屈”。

這篇文章我們就科學地分析一下方便面,它或許不夠完美,但絕不該被簡單貼上“垃圾食品”的標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方便面的兩大“冤屈”

長期以來,方便面被貼上了各種“垃圾食品”的標簽:有人說它保質(zhì)期長是因為添加了大量防腐劑,有人指責油炸工藝會致癌,還有人擔心面桶本身就有毒……這些傳言讓方便面背上了太多“冤屈”。

方便面和普通掛面相比,二者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差不多,只是在含量上會有差異。換句話說,方便面和掛面一樣,可作為主食的一種選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現(xiàn)在很多方便面也一直在往“更健康”的方向努力和升級。

1

誤解一:方便面保質(zhì)期長,加了大量防腐劑

大多數(shù)方便面在無需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就能保持 6 個月以上的保質(zhì)期。這主要是因為方便面采用的脫水工藝(油炸或熱風干燥)和密封包裝,而非依賴防腐劑。

方便面的面餅通常采用高溫油炸脫水處理或熱風干燥等加工技術,無論經(jīng)過哪種工藝處理后,面餅的水分含量都會變得極低。根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油炸方便面的含水量只有 2%~5%,非油炸方便面的含水量為 8%~12%[1]。

在這種干燥環(huán)境下,微生物(如細菌和霉菌)難以存活和繁殖,因此方便面本身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來延長保質(zhì)期。

2

誤解二:方便面是油炸的,不健康還致癌

方便面的面餅一共有兩種類型:油炸和非油炸。而關于“方便面油炸致癌”的說法,主要源于對油炸型方便面產(chǎn)生的丙烯酰胺的擔憂。當富含淀粉的食品焙烤或油炸溫度超過 120℃ 時,會產(chǎn)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屬于 2A 類致癌物,已被證實動物實驗顯示致癌性,但對人類證據(jù)有限。

方便面中確實含有丙烯酰胺,但其含量極其微量,遠低于可能危害健康的劑量水平,對人體造成不了危害。

根據(jù) 2010 年《食品與化學毒物學》上的一項研究,人對于丙烯酰胺的耐受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 2.6~16 微克[4]。也就是說,一位 60 公斤體重的成人,建議每天丙烯酰胺的攝入量不超過 156 微克。

一項發(fā)表在《現(xiàn)代疾病預防控制》上的文獻結果顯示: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為 54.4μg/kg[3]。以該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為例,一包方便面的面餅大多是 85~90 克,我們就以 90 克來算,一塊方便面面餅所含有的丙烯酰胺約為 4.9 微克。如果只看方便面,需每天吃超過 31 包方便面才可能超標,所以無須擔心。

健康吃泡面,記住這 2 點

方便面營養(yǎng)與否,關鍵在于“打開方式”。只要做好搭配,便是生活中便捷又營養(yǎng)的選擇。

1

記住一個“黃金搭配公式”

方便面主要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碳水化合物,建議食用時搭配蛋白質(zhì)和蔬菜食物,保證營養(yǎng)更全面。可以記住這一個公式:方便面(1 包)+蛋白質(zhì)食物(50 克)+蔬菜(100~150 克)。

蛋白質(zhì)食物的選擇很多,比如雞蛋、豆腐絲、雞胸肉、雞腿肉、牛奶、無糖酸奶等都可,蔬菜的選擇也多,比如黃瓜、大白菜、圣女果、小油菜、生菜等都行,操作起來也很方便。

2

適量使用調(diào)料包,少喝泡面湯

方便面配的調(diào)料包不要全用掉!通常 1 包方便面(含面餅和調(diào)料包)全下肚,基本會攝入約 25 克脂肪和 5~7.5 克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方便面里的脂肪和鈉含量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烹調(diào)油的攝入量需控制在 25~30 克,鹽攝入不超過 5 克。這意味著吃掉一包泡面,基本就讓全天的油鹽攝入量超標。

建議大家在吃方便面時:適量添加調(diào)料包,可以用半包調(diào)料或改用自制調(diào)味料;其次盡量少喝泡面湯,因為泡面中的鹽和油大部分都溶解在了湯中。

參考文獻

[1]岳麗,毛紅艷,祖力皮牙·買買提等.非油炸方便面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2023,44(10):248-252.

[2]GB/T 40772-2021, 方便面[S].

[3]姚秀娟,王書舟.2020年河南省北部地區(qū)淀粉類油炸和烘焙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狀況[J].現(xiàn)代疾病預防控制,2024,35(02):142-145.DOI:10.13515/j.cnki.hnjpm.1006-8414.2024.02.018.

[4]Tardiff, Robert G et al. “Estimation of safe dietary intake levels of acrylamide for human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ed for the British Industrial Biological Research Association vol. 48,2 (2010): 658-67. doi:10.1016/j.fct.2009.11.048

[5]王超,侯殿志,沈群.市售品牌方便面紙碗浸泡過程中內(nèi)容物的遷移情況分析[J].中國食品學報,2019,19(12):258-268.DOI:10.16429/j.1009-7848.2019.12.032.

[6]吳蘇喜,季敏,吳文民. 棕櫚油與豬油在組成結構和功能特性上的比較[J]. 中國油脂,2009,34(12):39-44. DOI:10.3321/j.issn:1003-7969.2009.12.011.

[7]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冊[M].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8

[8]https://fdc.nal.usda.gov/food-details/170379/nutrients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yǎng)師

審核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研究員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