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在咱們國家,首付30%買的房子,要是房價跌了超過30%,你不能選擇斷供,還得繼續(xù)還這套房子的貸款呢?這房子都從資產(chǎn)變成負(fù)資產(chǎn)了,可還得接著還錢,為啥呢?為啥別的國家房價跌幅達到首付比例時,人家就能放棄這套房子,不要了,和銀行的債就兩清了,咱卻不行呢?
因為咱們國家的銀行大多是國有制,銀行有無限追索權(quán)。而且還有征信,這玩意兒就像緊箍咒一樣套在你頭上。它會影響你以后貸款,影響孩子讀書,影響孩子以后考公,反正就是通過各種條件限制你、嚇唬你,讓你覺得欠銀行的錢就是欠國家的錢,你不能欠國家的錢,對吧?
所以哪怕房子跌了30%,甚至成了爛尾樓,以前你都得還,不能賴賬?,F(xiàn)在有些爛尾樓情況特殊可以不還了,但過去,有的人都還了十年、五年半了,倒霉買到的房子,哪怕是蓋好的但質(zhì)量有點問題,要是房價跌幅超過30%,也必須得還,不能斷供。因為一旦你選擇斷供,銀行就有權(quán)查封你其他資產(chǎn)。
這就是咱們這么“守信用”的真實原因。貸款合同里有個很“流氓”的協(xié)議,就是無限追索權(quán)。而且合同還寫著,包括但不限于你逾期違約后的律師費、拍賣費、鑒定費等所有費用,都得由乙方,也就是貸款人承擔(dān)。嚇人吧?
我敢保證,你們貸款的時候肯定沒仔細看過那份貸款協(xié)議,沒認(rèn)真讀過那份合同。所以咱們不是主動守信用,而是被強制、被迫守信用,不得不守信用。也正因為這樣,咱們國家的斷供率在全世界是最低的,哪怕房價跌幅這么大,斷供率還是很低。為啥呢?因為有嚴(yán)格的法律法規(guī)限制你斷供。
以前很多人覺得房價跌幅達到30%,貸款人就能放棄貸款,不要房子了。但這么多年下來證明,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有征信,有無限追索權(quán),一旦走到銀行追款那一步,你付出的代價會更多,還會影響你的生活,甚至可能連高鐵、飛機都不能坐。要是咱們能像其他國家一樣,放棄首付就能和銀行債務(wù)兩清,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多爛尾樓了。銀行放款的時候也會更謹(jǐn)慎,不至于讓恒大、碧桂園這些開發(fā)商鉆空子,欠那么多債。
所以,你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覺得是壞事,沒啥好處,你們覺得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