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總說,養(yǎng)老是“以后的事”。
可你發(fā)現(xiàn)沒?時間其實過得很快。
剛工作沒幾年,就已三十出頭;
一回頭,父母也白了頭發(fā)。
養(yǎng)老,是我們都會面對的事。
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也準備退休了,身體漸漸慢了下來,還有沒有一筆穩(wěn)定的“生活錢”可以靠著過日子?
有些決定,不在于你幾歲做,而在于你有沒有提前想。
今天這篇,不推產(chǎn)品,只聊聊4種最常見的養(yǎng)老金領取方式,
它們并不復雜,但每種背后,都藏著一種對未來生活的選擇。
1.終身領取型:越活越劃算,穩(wěn)穩(wěn)的幸福
適合人群:
想安安心心過日子,不想老了再去擔心“錢夠不夠”。
這類產(chǎn)品的特點就是:活得久,領得多。
每年領錢,金額固定,
第一考慮就是自己養(yǎng)老階段過得好,其他事情都是第二。

55歲開始領取,每年3.82萬。
到80歲,一共領取99.45萬,
這時賬面還有31.42萬,折合年化單利4.09%。
到100歲,還有50萬祝壽金,累計領取222萬,4倍保費。
折合年化單利6.72%。
這類型年金適合那種想“過穩(wěn)日子”的人。
不求大富大貴,但希望日子是安穩(wěn)的,過到哪兒,錢跟到哪兒。
2.定期領取型:想過“舒服20年”,后面的再說
適合人群:
對長壽沒太大信心,或者只想規(guī)劃好退休后“最黃金的20年”
最好第20年有一筆大錢的,可以留著繼續(xù)養(yǎng)老的。

60歲開始領取,每年領取5.02萬,連續(xù)20年;
到80歲,再領回一半保費24.62萬,作為“收官獎”。。
合計領取125萬,2.5倍的保費。
折合年化單利3.69%。
如果你覺得“人生得意須盡歡”,想在退休后前20年好好享受生活,
該旅游旅游、該享受享受。
日子要精致地過,也要有錢支撐,錢提前安排好,心理也踏實。
3.提前享受型:早點用錢,也留個后路
適合人群:
想早點領錢,早點享受人生;
但又不想后期老了沒著落。
有兩種玩法
玩法1:退休開始領,前面多領,后面少點
年輕時,我努力掙錢,暫時不需要養(yǎng)老金補貼。
退休開始領錢,我希望趁著80歲前,身體ok時多去享受。
多去旅游、多去體驗生活。

55歲開始領取,每年4.16萬,領到79歲,合計領取104萬。
80歲開始,領取金額打個33折,每年1.37萬。
有個斷崖式下跌,可以開始居家養(yǎng)老了。
但99歲,再給你一筆祝壽金,51.37萬,把保費退給你,恭祝你長長久久。
激勵你努力做個百+歲老人。
當然,你也可以在80歲時一次性把剩余賬戶的錢取出,還有13.79萬。
折合年化單利3.73%。
適合“前面想花得瀟灑一點”的人,等到年紀更大、行動不便,就回歸簡單生活。
玩法2:第5年就開始領,早點“回本”
我希望存完保費,就能盡快領取。
我現(xiàn)在就要多一筆錢去享受,最好本金基本都在。
ok,沒問題。

第5年末開始領取總保費的10%。
前5年折合利息2.0%。
第6年到終身每年領取2.41%。
5年后賬戶里的錢比保費略低,維持在46-48萬。
適合那種想早點見回頭錢的人,不想老是等,提前感受到養(yǎng)老的“好處”。
4領取遞增型:長壽基因加分,越老越有錢花
適合人群:
這種方案,適合這兩類朋友——
家族有長壽基因或者對自己做百歲老人有信心的朋友。
or退而不休,雖然退休還想搞錢,等到七八十時干不動了再真退休的朋友。
延遲滿足,領取金額由少到多,幸福時光在后頭。

55歲開始領取,每年領取1.97萬,補充一部分養(yǎng)老錢。
65歲開始,每年翻倍領,領個3.95萬。
到75歲, 再多領個50%,每年領取5.92萬。
到99歲,給你一筆祝壽金55.92萬,恭祝你長長久久。
這時候,已經(jīng)領取257萬,相當于5倍保費。
這一類適合愿意“延遲享受”的人。前期少一點,沒關系,后期越活越滋潤。
如果你對自己健康狀況樂觀、或退休后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可以優(yōu)先考慮這個類型。
鄭重總結
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養(yǎng)老金,都在這4類里了:
選哪類養(yǎng)老金,看你是什么性格:
1.終身領取型:
專注領錢,均衡領取,越活越劃算,錢領不完,貫穿整個退休生活。
2.定期領取型:
對長壽沒啥信心,早點領完,保證20年的快樂晚年,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3.提前享受型:
保證前期養(yǎng)老生活,但又給養(yǎng)老后期留個托底。
4.領取遞增型:
退而不休不差錢,年老時再來怡心養(yǎng)老。

最后聊幾句掏心窩的
養(yǎng)老金,從來都不是什么“有錢人專屬”、“富人才會配”的產(chǎn)品,
它是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留給未來自己的一份體面。
它不是為了防老,是為了老了以后,也能安心買水果、坐高鐵、給孫子壓歲錢。
不是為了炫耀多富裕,而是想在最平凡的日子里,有最普通但穩(wěn)定的底氣。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活多久,
但可以決定:老了之后,是不是過得安心。
如果你還不太確定自己適合哪一種類型,或者想看看不同產(chǎn)品的具體數(shù)據(jù),歡迎來找我聊聊。
我不賣焦慮,也不硬推產(chǎn)品,
只會陪你一起看看選項,想清楚選擇,
一起把未來這件事,慢慢變得可控。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nèi)容有幫助,也歡迎轉(zhuǎn)發(fā)給關心養(yǎng)老的家人和朋友~
需要對比方案、深入了解、或想了解保險經(jīng)紀人這份工作的朋友,也歡迎隨時來聊聊。
養(yǎng)老這件事,不是一個人能做的選擇,但總要有人先提起。
我叫鄭重,也愿意鄭重陪你,認真為未來做打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