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固有的認知中,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證據都在說明,人類的祖先其實是魚……

這事說來也有幾分巧妙,因為關鍵性證據是在一條盤山公路的亂石堆中發(fā)現(xiàn)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9年9月的一天,中國科考隊本來在山里尋找化石,結果下雨,再加上長時間的疲勞,于是團隊中的朱敏老師就提議,要不換個輕松點的地方找找看。

朱敏老師打開地圖軟件,發(fā)現(xiàn)附近有一條新修的盤山公路,施工時可能會挖出遠古化石,于是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來到了目的地,結果還真在一處亂石堆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巴掌大的化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化石石板上能清楚看到數(shù)十條魚類化石,經過先進技術分析,發(fā)現(xiàn)里面有奇跡秀山魚。

奇跡秀山魚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有頜類,揭開了有頜脊椎動物的崛起過程,要知道的是,目前地球上99.8%的脊椎動物,都屬于有頜類。

總結就是,陸地有頜脊椎動物的起源是海洋有頜魚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地球生命的起源是海洋?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提反對意見,為什么生命起源一定是海洋,就不能是陸地?

因為陸地的環(huán)境太惡劣了,到處都是狂風驟雨、火山噴發(fā),空氣中滿是一氧化碳、硫磺等毒物,根本不適合生物演化。

原始海洋中有大量營養(yǎng)物質,并且能為生物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演化環(huán)境,所以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這是科學界的公認事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的祖先為什么是有頜魚類?

起初,陸地是光禿禿的一片,沒有如今我們看到的各種植物,所以植物的起源也是海洋。

隨著潮起潮落,一些綠藻在退潮時被留在陸地,慢慢演化出了氣生莖,接著跟真菌一起形成了“地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藻類在光合作用下開始改造巖石表面,逐漸形成了原始土壤。

隨著原始土壤越來越多,海洋中的水生植物開始慢慢爬上陸地,接著一點點向內陸覆蓋,在光合作用的幫助下,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逐漸升高。

再把視角切換到魚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4~5億年前,海洋生態(tài)鏈極其昌盛,但是海洋資源有限,這就導致內部競爭越來越大,一些魚類受不了“內卷”,開始爬向陸地尋求新的機會。

為了適應陸地環(huán)境,魚類的腮開始退化,取而代之的肺,這能讓它們在陸地上存活好幾個月。

魚類有肺,這事是真的,例如今天的肺魚,這也算是海洋魚類演化的有力證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肺部,魚類逐漸將鰭演化成四肢,例如在棘螈化石中得知,它的胸鰭骨骼演化成8根指骨,從“鰭”到“四肢”的演化過程,能幫助它們提高20倍以上的承重力。

到陸地以后,最大的問題是繁衍。

起初,陸地生物需要回到海洋中產卵,但隨著羊膜動物的出現(xiàn),生物繁衍可以遠離水源,此過程中,脊椎動物同時也演化出了嗅、視、聽等感官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爬行動物繼續(xù)進化,恐龍時代降臨,接著毀滅,然后南方古猿登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結

之前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的起源是南方古猿,這話沒錯。

但是南方古猿又從何而來?源頭是陸地有頜脊椎動物,雖然猜測共同的祖先在海洋,但缺乏實質性證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隨著中國科學家在重慶發(fā)現(xiàn)的奇跡秀山魚化石得知,早在4.36億年前,這種魚類的頜骨與頸椎連接方式就很特殊,跟四足動物相似,反推過來,四足動物是由海洋有頜魚類進化而來。

也就是說,這次發(fā)現(xiàn)填補了研究空白,完善了進化證據鏈。

做個總結。

4.4億年前,無頜類進化出了上下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9億年前,肉鰭有頜魚類開始走上陸地,進化出了肺、四肢。

3億年前,四足動物分化為兩棲類、爬行類。

2.5億年前,哺乳動物的祖先開始出現(xi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600萬年前,地球發(fā)生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持續(xù)了1.5億年的恐龍時代迎來終結。

700萬年前,人類跟黑猩猩分道揚鑣,南方古猿開始直立行走,吃“熟食”后腦容量從400ml迅速增長到1400ml,接著就是現(xiàn)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