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舒城縣曉天鎮(zhèn),有一個 105國道穿村而過的省級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省級美麗鄉(xiāng)村重點示范村——方沖村。這里不僅風景秀麗、環(huán)境優(yōu)美,更是舒城小蘭花茶的優(yōu)質產地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舒城小蘭花作為中國傳統(tǒng)名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鮮爽的口感聞名遐邇,成為當地特色農業(y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片充滿茶香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汪之全的老茶人,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堅守著初心,帶領村民們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茶葉發(fā)展之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年65歲的汪之全,土生土長的方沖人,自幼在茶園里長大,對茶葉有著深厚的感情。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他不僅學會了茶葉的種植和采摘,更對傳統(tǒng)手工制茶工藝有著獨到的理解和堅守。多年來,他致力于茶葉生產和技術傳承,將家里的幾百畝茶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边@是汪之全始終秉持的理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汪之全曾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在任職期間,他就把茶葉生產作為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個支柱產業(yè),號召并帶領廣大村民通過茶葉產業(yè)發(fā)家致富。退休后,汪之全本色不變、初心不變。孩子們在外創(chuàng)業(yè),他和老伴立足茶山、不離不棄。同時,他還在村里的一家茶企安徽省萬佛山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擔任茶葉技術顧問。每逢茶季,汪之全就馬不停蹄,兩頭奔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提升舒城小蘭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汪之全多次參加各類茶葉手工制作比賽和評選活動,屢獲佳績。2011年,他在舒霍岳首屆名優(yōu)茶手工炒制擂臺賽中榮獲第一名;2017年,在全國茶葉加工職業(yè)技能競賽暨“遵義綠杯”全國手工綠茶制作技能大賽中表現突出,榮獲個人優(yōu)秀獎;2021年,在舒城如星花采茶大賽中成績優(yōu)異,被授予“采茶能手”稱號;2023年,在舒城小蘭花傳統(tǒng)工藝炒制大賽中,他再次榮獲“炒茶能手”稱號,并獲得大賽三等獎。汪之全經常說:“手工制茶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傳承,是對傳統(tǒng)工藝的一種尊重?!泵恳黄枞~,都凝聚了他和村民們的心血與汗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陽春三月,當第一縷陽光灑進茶園,汪之全夫婦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皻⑶嗍顷P鍵,火候要恰到好處?!蓖糁谥撇柽^程中,總是細心控制著鍋溫,讓茶葉在熱力中舞動,鎖住那份鮮活的綠色和清新的香氣。為做出好茶,汪之全一直堅持用鐵鍋炒、烘斗烘,且只做名優(yōu)茶“白霜霧毫”。手工制茶是一種慢工出細活的工藝,它要求茶人有著非凡的耐心和細致的心思。在這個過程中,汪之全與茶葉建立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聯(lián)系,他能夠感受到茶葉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口甘甜,所以做起茶才會得心應手。正因為汪之全的精耕細作,他家的茶葉品質過硬,年年都有人預訂,并銷到武漢和杭州等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汪之全對茶文化的傳承有著深厚的情感。“這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手藝,我們要好好保護它,讓它逐步發(fā)揚光大?!痹谒难壑校恳黄枞~都不僅僅是一片葉子,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村民致富的法寶。作為一名老黨員,作為一名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的領頭人,汪之全從沒忘記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在茶葉培訓班上,汪之全從不缺席,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傾囊相助;在茶葉收購當中,他以本村村民優(yōu)先,價格只高不低;有茶農技術或人工力量不足,他總會放下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熱心幫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是有汪之全這一班人對茶葉的熱愛和堅守,作為曉天鎮(zhèn)東大門的方沖村,茶產業(yè)一直穩(wěn)定前行,村內的茶企通過茶葉發(fā)展辦起了民宿、開起了農家樂,許多村民參與其中,茶旅融合發(fā)展正方興未艾。

來源:曉天鎮(zhèn) 丁文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