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7年過去了,這位轟動一時的“遼寧艦之父”,如今咋樣了?
98年,一個山東漢子,揣著滿腔熱血和兩千萬美元,跑到烏克蘭把一艘沒造完的航母“瓦良格號”買下,后轉(zhuǎn)手送給國家。

這人叫徐增平,當年是一退伍兵,也是一普通香港商人。
對此,有人說他愛國,有人說他“傻”,有人甚至懷疑他背后有啥貓膩……

徐增平
從退伍兵到香港大佬,起點不簡單
要說徐增平,得從他那跌宕起伏、堪稱傳奇的經(jīng)歷講起。
50后的他出生在山東煙臺,長于濰坊。
小時候他家里條件普普通通,沒啥富貴背景,屬于那種靠自己闖出一片天的草根出身。
不過,徐增平天生也有股不服輸?shù)膭蓬^,他硬是憑著這股拼勁兒,干出了一番大事業(yè)。
17歲那年,正值花樣年華的他扛著青春熱血參了軍,先是進濟南空軍,后來又被調(diào)到廣州軍區(qū)體工大隊,當上了籃球運動員。
那時他可是個實打?qū)嵉倪\動健將——身高一米八幾,體格壯實,球場上風風火火,扣籃、搶板樣樣拿手。

時間荏苒,到了80年代,徐增平從部隊退伍,告別了軍旅生涯。
轉(zhuǎn)業(yè)后他先是在內(nèi)地待了幾年,做些貿(mào)易生意,后瞅準了香港的經(jīng)濟熱潮,帶著老婆孩子舉家搬了過去。
到香港,徐增平的雄心也大了,他開了公司,從貿(mào)易做到投資,慢慢在港商圈闖出名氣。

80年代末的他已經(jīng)不是那個山東農(nóng)村出來的毛頭小子,而是個西裝革履、談笑風生的香港老板。
錢有了,地位也有了,日子過得不錯。
但誰也沒料到,命運這東西就是這么奇妙,徐增平后來的故事,會跟一艘破舊的前蘇聯(lián)航母掛上了鉤……

斥兩千萬買航母,愛國還是豪賭?
那是1997年,外媒的一則報道吸引了徐增平的目光,他得知,烏克蘭一家造船廠欲出售一艘尚未竣工、名為“瓦良格號”的航母。
它雖為“半拉子工程”,可對于尚無航母的國家而言,卻是“寶貝”。
比如,中國,我國那會兒海軍實力有限,想弄艘航母的心思不是一天兩天了,可當時國際上誰會輕易賣給你?

所以,可想而知徐增平看到那篇報道是什么感受。
他激動壞了,當時徐增平的想法也很簡單,認為這玩意兒要是能弄到國家手里,肯定有大用。
他不是什么軍事專家,但他有生意人的魄力。
當然,徐增平也深知買航母不是去菜市場買棵白菜那么簡單。
出于某些考慮,他率先前往澳門注冊了一家名為“創(chuàng)律旅游娛樂公司”的企業(yè)。
等到一切準備妥當之后,他才在98年去往了烏克蘭。

去了不代表直接成了,烏克蘭與我們的語言不通,溝通方面是一大難題。
可這難不倒腦筋靈活的徐增平,他請了相關(guān)人員喝酒,酒桌上好談事。
一連幾場聚會,烏克蘭不少官員看到了徐增平的真誠。
就此,贏得了眾多好感的他獲得了競標的機會。

當年徐增平和烏克蘭有關(guān)人員合影
不僅如此,最后,還憑借自己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斥資兩千萬美元(實際花了1億美元)拿下了半成品航母和航母圖紙。
要知道,兩千萬美元擱20多年前,那可是天文數(shù)字,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這么多錢。
而當時的徐增平也是幾乎掏空了自己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才成功了。

來我國之前的“瓦良格號”
買完還不算結(jié)束,“瓦良格”沒法“自己動”,只能靠拖船拉,更關(guān)鍵是,中間還得經(jīng)過土耳其一海峽。
土耳其一看這架勢,直接卡住不放行,說啥也不讓過。
徐增平急得滿頭大汗,找人協(xié)調(diào),花錢疏通,最后還得國家出面幫忙,才算過了這一關(guān)。
可即便如此,中間也花了幾年時間,直到2002年,那艘“巨無霸”才磕磕絆絆到了中國大連港。
彼時徐增平站在碼頭上,看著這艘耗盡他心血的“航母”,興奮的不知道說些什么。
而就在這大家伙抵達中國沒幾日,徐增平為購置航母而設(shè)立的澳門創(chuàng)律公司也無奈宣告破產(chǎn)。
聞此消息,大家“炸了”!

有人說他這是“傾家蕩產(chǎn)為祖國”,也有人覺得這破產(chǎn)來得太蹊蹺,畢竟破產(chǎn)的只是他名下一家旅游娛樂公司。
這事兒聽著像是“金蟬脫殼”,可不管咋說,徐增平為了這航母,確實是下了血本。
后來,他又經(jīng)歷了什么?

徐增平現(xiàn)狀
徐增平?jīng)]徹底退出商界。
創(chuàng)律集團雖然受挫,但在他手里慢慢緩了過來,后來還有報道說他事業(yè)又“往上走”,“更上一層樓”。
他把“瓦良格號”轉(zhuǎn)手交給國家后,還一度比較高調(diào)。
但這些年,他的生活低調(diào)不少,2022年有消息傳出,徐增平擔任了廣東國防科技產(chǎn)業(yè)促進會榮譽會長。

今年,徐增平也已經(jīng)73歲了。
這年紀對很多人來說是退休享福的時候,可對他這樣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估計還沒完全閑下來。
目前的他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偶爾也參與些商業(yè)活動,還關(guān)心國家大事,尤其是海軍發(fā)展。

咱們該如何看他?
徐增平的故事,說白了就是個普通人抓住不普通機會,干了件不普通事兒的結(jié)果。
對于他,有人覺得徐是個大英雄,掏空家底為國,值得人們敬佩;
也有人說他沒那么偉大,只是個表面人物,背后有更多人在努力。

但不管咋看,徐增平都不簡單。
他有山東人的耿直,有軍人的血性,也有商人的魄力。
這三種特質(zhì)湊一塊兒,才有了那段買航母的傳奇。
即便是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頭看,他的故事還是挺帶勁兒的。

結(jié)語
徐增平這輩子足夠令人津津樂道。
從山東小伙到香港商人,再到買航母的“愛國者”,他的經(jīng)歷比電影還精彩。
對于他,個人看來,應(yīng)該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徐增平用兩千萬“換”了個國家的夢想,“換”了個民族的驕傲。

這怎么看,都比那些沒有底線的人強得多。
你說呢?想對徐增平說些什么?歡迎各抒己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