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即使重建印中關系之路充滿艱辛,印度政府也做好準備?!薄队《葧r報》2日以此為題報道說。印度外交秘書維克拉姆·米什里(中文名“唐勇勝”)當天還出席了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舉行的紀念活動?!队《葧r報》報道稱,印中關系的升溫再次得到充分展示。唐勇勝表示,如果兩國為修復關系取得的“良好開端”能夠轉化為印中兩國人民的切實利益,這樣的紀念活動將變得更有意義。唐勇勝坦承,重建雙邊關系之路“可能充滿艱辛”,但印度已準備好繼續(xù)前行。

這一表態(tài)與印度總理莫迪的近期言論相呼應。莫迪在播客訪談中稱,中印信任與合作的恢復雖緩慢但“一定會發(fā)生”,并強調兩國關系對全球穩(wěn)定和繁榮至關重要。兩國高層自2024年起已通過多層級對話機制推動關系緩和,包括恢復邊界談判、重啟經濟合作等。中方的回應同樣積極。數據顯示,2024年中印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中國重回印度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方在科技、人文等領域的交流也在逐步恢復。

在接受印度報業(yè)托拉斯記者提問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表示,莫迪總理近日就中印關系作出積極表態(tài),我們對此表示贊賞。中印在兩千多年的交往史中,友好往來、互學互鑒是主流,為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作出重要貢獻。作為兩個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雙方當前的共同任務是致力于實現各自國家的發(fā)展振興,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成就。這符合兩國超過28億人民的根本利益,契合地區(qū)國家的共同期盼,順應“全球南方”卓然壯大的歷史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和發(fā)展繁榮。

要知道長期以來,印度都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無論是中國的經濟地位還是國際影響力,印度都十分眼紅,所以在很多涉華議題上,印度都會配合美國來給中國添堵。然而,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特朗普政府卻把他們晾在一邊,反倒多次批評印度的高關稅政策。為了破冰,莫迪親自掛帥前往美國。然而,美國方面不僅沒有度量印度的“誠意”,還撂下狠話:如果印度不在4月2日前降低關稅,對等關稅將毫不客氣地實施。這番表態(tài)無疑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印度那顆試圖“討好”的熱情。

隨著4月2日“對等關稅”生效日臨近,特朗普一邊宣稱他可能會給一些國家提供“關稅優(yōu)惠”,一邊又強調這種優(yōu)惠仍然需要基于“對等原則”。很顯然這是一種談判策略,旨在施壓對方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就在近日,美方一支代表團將到訪新德里,跟印度官員展開貿易談判。印方期望特朗普政府能夠免除“對等關稅”,但美方的態(tài)度更傾向于繼續(xù)談判,從而達成所謂“平衡的貿易關系”,說白了,就是想簽訂一項新的、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定。

因此這段時間,印度一邊與美方官員接觸,尋求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一方面還在考慮修訂貿易和投資政策,對中國作出更多讓步。2020年中印在加勒萬河谷沖突后,印度不光在外交上展示強硬態(tài)度,還持續(xù)加強軍事實力,同時對中印經貿采取了大量限制性政策,向歐洲的“去風險化”風向看齊,還定下了在國際供應鏈上“取代中國”的目標。只是隨著時間推移,莫迪政府逐漸發(fā)現自己力不從心。印度輿論已經出現了一種趨勢,主張與中國密切對話,助力中印恢復正常的經貿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民眾生活條件差(資料圖)

畢竟,中印關系與中美關系不同,中印只要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實現合則兩利的目標。兩國都是人口大國、發(fā)展中大國、全球產業(yè)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造業(yè)、基礎設施、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具備天然互補性。合作不僅能為彼此打開市場、降低外部依賴,也能在全球南方國家中形成更有力的話語權,避免被西方單邊規(guī)則綁架。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全球格局劇烈變動、美西方大搞“小圈子”政治的背景下,中印的和解與協作,是對抗地緣風險、推動全球穩(wěn)定的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