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征
魏征出身貧寒卻志向遠大,早年還出過家。隋末大亂,他先加入瓦崗軍,可李密雖欣賞他卻沒重用,他出的壯大瓦崗軍計策也沒被理睬。后來他歸降唐朝,被李建成看中,成了太子洗馬,也就是首席謀士。在太子府,他展現(xiàn)智謀與忠誠,察覺到李世民勢力威脅李建成,多次建議先下手除掉李世民,還勸李建成親自率軍平劉黑闥之亂,李建成照做后威望提升,但對除掉李世民這事一直猶豫。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質(zhì)問魏征,魏征直率回答,讓李世民覺得他是人才,就赦免并重用他。之后魏征在李世民身邊盡心盡力,多次直言進諫,提了好多有用主張,像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等,對李世民施政幫助極大,助力開創(chuàng)了 “貞觀之治” 盛世。
2、王珪
王珪是南梁尚書令王僧辯的孫子,早年喪父,由叔父撫養(yǎng)。隋朝時,他因叔父謀反而隱居終南山十多年。李淵攻入關(guān)中后,王珪在李綱推薦下,成為李建成的諮議參軍,結(jié)束隱居。李淵稱帝后,王珪任太子中舍人,后改任太子中允,成為李建成心腹,為其出謀劃策。但在楊文干事件中,李建成被牽連,王珪被流放巂州。
李世民即位后,召回王珪任諫議大夫,他多次直言進諫,深受信任,后升任侍中,推行改革,加強中央集權(quán),選拔人才。因泄露密語被貶為同州刺史,后又被召回任禮部尚書,教導(dǎo)魏王李泰。王珪病逝后,李世民命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贈他為吏部尚書,謚號懿。
3、韋挺
韋挺與李建成自幼相識,情誼深厚,唐朝建立后成為太子左衛(wèi)率,是太子心腹。后因楊文干兵變被李淵流放巂州。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念其才能召回他,他歷任多職,還參與刊正姓氏修成《氏族志》 。后輔佐魏王李泰,因?qū)m廷權(quán)力斗爭被改任太常卿。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時,他負責(zé)籌備運輸軍糧,卻因計劃與李世民不符被彈劾罷官,以白衣從軍。鎮(zhèn)守蓋牟城時因書信表不滿被貶象州刺史,最終病逝于象州,享年五十八歲。
4、薛萬徹
薛萬徹原是竇建德部將,后隨羅藝歸唐,成為太子李建成心腹,多次助其出征立功。玄武門之變時,他率兵欲為太子報仇,卻因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而兵敗逃亡終南山。李世民欣賞他的才能和忠誠,派人招攬,薛萬徹出山后被任命為右領(lǐng)軍將軍,此后南征北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還娶了丹陽公主??伤巡虐廖?,與諸將不和,被副將告有怨言,李世民無奈將其免官流放。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他遇赦歸還,被授寧州刺史,卻與房遺愛謀反,計劃未實施便泄露,最終被捕問斬。
5、馮立
馮立,北魏名門出身,先祖馮熙是北魏文明皇后之兄。他自幼習(xí)武,武藝高強,被李建成賞識,擔(dān)任翊衛(wèi)車騎將軍。馮立對太子忠心耿耿,玄武門之變后,得知李建成死訊,悲痛欲絕,率東宮殘部沖向玄武門,與李世民部下激戰(zhàn),斬殺敬君弘,后因大勢已去解兵遁逃。不久,馮立主動向李世民請罪,李世民斥責(zé)其罪行,馮立坦然回應(yīng),李世民欣賞其忠誠,赦免并慰勉他。此后,馮立一心為李世民效力,在突厥入侵時,主動請纓,率軍與突厥激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被拜為廣州都督。馮立廣州施政有方,深受百姓稱贊愛戴,最終卒任上。
6、謝叔方
謝叔方,南朝文學(xué)家謝靈運后人。隋末唐初,他投身軍旅,成為齊王李元吉心腹將領(lǐng),屢立戰(zhàn)功。玄武門之變時,謝叔方在齊王府,得知李建成死訊后,與馮立等集結(jié)兵力沖向玄武門,與李世民軍隊激戰(zhàn),斬殺敬君弘、呂世衡。但當(dāng)尉遲恭提著李元吉首級出現(xiàn)時,謝叔方絕望下馬嚎哭,逃離戰(zhàn)場。第二天,他主動向李世民請罪,李世民贊賞其忠義,赦免并收歸麾下。此后,謝叔方為李世民效力,先后任西州、伊州刺史等職,以德服人,關(guān)心百姓疾苦,處理民族問題得當(dāng),深受百姓愛戴尊敬,政績卓著,享年53歲。
7、徐師謨
徐師謨是北齊名醫(yī)徐之才的孫子,隋朝時任殿中侍御史。隋亡后,他加入高開道起義軍,后隨高開道歸唐,被封為儀同三司、酆都監(jiān)。武德年間,徐師謨成為太子李建成的舍人,負責(zé)出謀劃策和處理東宮事務(wù)。他意識到李建成在與李世民的權(quán)力斗爭中處于劣勢,多次建議李建成采取強硬措施,包括鏟除李世民和擴充勢力。然而,李建成性格優(yōu)柔寡斷,未能采納徐師謨的建議。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登基,徐師謨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在政變中被殺,也有人說他逃走隱居。
8、趙弘智
趙弘智出身官宦,早年喪母,隋朝任司隸從事。隋亡后,唐朝憑借學(xué)識被薦為詹事府主簿,參與編纂《六代史》等,后任太子李建成舍人,深受信任,為其出謀劃策。玄武門之變后,受李世民重用,歷任多職,盡心輔佐。貞觀年間外任萊州刺史,推行改革,改善民生,后任太子李承干右庶子,因太子謀反被廢受牽連,但不久起復(fù)為光州刺史,繼續(xù)為百姓做實事。唐高宗時,任陳王師,講《孝經(jīng)》獲高宗賞識,升遷為國子祭酒,推動教育發(fā)展,病逝享年82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