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華南地區(qū)的廣西,是我國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也是西南地區(qū)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近年來,廣西大力發(fā)展交通事業(yè)。其中,就包括水運。根據資料顯示,2024年廣西水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37.14億元,同比增長5.84%,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按照規(guī)劃,2025年廣西水運計劃在今年總投資約264億元。其中,就包括計劃開工以下兩項重要的航運工程。

防城港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工程

防城港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工程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的核心項目,旨在提升防城港作為西南地區(qū)大宗物資中轉樞紐的能級。該工程主要在現狀三牙航道的基礎上進行擴建,航道總長約27.3公里,寬度為380米,深度達到-23米,能夠滿足30萬噸級散貨船單向乘潮通航,并兼顧10萬噸級散貨船雙向通航,是廣西首個直接服務40萬噸級碼頭的深水航道。據悉,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0億元。

防城港港位于廣西北部灣畔,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對外開放的核心樞紐港,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節(jié)點。港口始建于1968年,前身為援越抗美“海上胡志明小道”起點,歷經50余年發(fā)展,已成為全國27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50個港口通航。作為中國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7個,其中20萬噸級泊位5個,在建30萬噸級泊位2個,主航道水深-17.9米,可滿足30萬噸級散貨船乘潮進港需求。據悉,防城港港是國家重要的金屬礦石進出口基地、煤炭儲備配送中心、糧油加工基地。

北海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

北海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重大項目之一。工程位于潿洲島北側,起點位于潿洲島北側規(guī)劃外4號錨地和外6號錨地之間,向東北延伸,終點位于啄羅作業(yè)區(qū)2號突堤,航道全長約67.4公里,設計滿足20萬噸級散貨船單向通航要求,乘潮保證率90%。工程內容包括航道疏浚、拓寬、加深等,主要分為兩個標段施工,I標段疏浚工程量約2840.75萬立方米,II標段疏浚工程量約1752.57萬立方米,項目總投資約為36.22億元。

北海鐵山港是北部灣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港口資源得天獨厚,鐵山港灣為喇叭形狀,縱深40公里,平均寬4公里,灣口最寬處10公里,水域寬廣,納潮量大,具有灣闊水深、無礁石、可挖性好、回淤小、建港條件優(yōu)越等特點。目前,鐵山港區(qū)共有生產性泊位21個,其中15萬噸級泊位3個、10萬噸級泊位5個、5萬噸級泊位1個、5000噸級泊位4個、3000噸級泊位1個、1000噸級及以下泊位7個,碼頭岸線長4001米,年通過能力3448萬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方案請以官方實際審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