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春,風起正清明。細雨斜,柳色新,艾草青青揉進春色三分;五色糯,染清明,一屜蒸出春和景明的繽紛;酸筍臭,紅油稠,螺尖嘬盡舊石巷的余溫……草木有情,時令有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色糯米飯圖/小紅書@奈奈米

都說“為一碗米粉來廣西,不只說說而已”,而文旅君想說:為了一口“糯嘰嘰”來一趟春日的廣西,也不只說說而已!

在這春日里,廣西有著令人垂涎欲滴的限定美食:色彩斑斕但又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的五色糯米飯,將春山新綠揉作掌心碧玉,能把春天吃進肚子里的青團,被稱為“廣西惠靈頓牛排”的香煎粽子……

而在廣西人推薦“糯嘰嘰”美食的真誠里,總會有著自帶關懷的幽默感:niāo niāo滴,很好吃~小心“卡頸”!(意為:黏黏的,很好吃~小心噎喉嚨!)

 niāo niāo滴,很好吃!廣西春日限定美食真的不能錯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niāo niāo滴,很好吃!廣西春日限定美食真的不能錯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甚至還有網友戲稱,在廣西,沒被糯米糍粑“鎖喉”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上一秒還在感嘆“真香”,下一秒已經開始捶胸頓足。

今天,文旅君就帶你解鎖這些讓人欲罷不能的“卡頸”美食,每一道美食都蘊藏著八桂靈秀、山水滋養(yǎng)的醇厚本味,用其最本真的原料喚醒人們的味覺與記憶。

友情附上《廣西人祖?zhèn)鞣酪改稀返谝粭l:請勿“一口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團圖/小紅書@言西早

目錄

01 蕉葉糍

02 青團/艾葉糍粑

03五色糯米飯

04 壯粽

05雞屎藤

01蕉葉糍

蕉葉糍是廣西人在春天最常見的小吃之一,是用蕉葉包成的長條糍粑,以“卡頸”著稱,有咸味和甜味兩種,既融入了蕉葉的清香,又混合了糯米的細膩,一口就能咬到餡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蕉葉糍圖/小紅書@是瑤瑤吖(廣西特產)

制作蕉葉糍的芭蕉葉,須選用大小合適、較為柔軟的嫩葉,清洗干凈后放入開水中燙至變色,再用清水中泡洗,不僅起到殺菌的作用,還可以防止包的時候蕉葉裂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燙蕉葉圖/小紅書@是瑤瑤吖(廣西特產)

制作餡料時,先將花生米和芝麻炒香、晾涼、搗碎,再拌入適量紅糖。和面時,需要在糯米粉中倒入水,和成軟一點的面團,再分成一個一個的粉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蕉葉糍圖/小紅書@是瑤瑤吖(廣西特產)

除了紅糖花生或者白糖芝麻甜口餡料,也可以包入豬肉花生的咸口餡料。將糯米粉團捏成一個小粉碗,放入調好的餡料,像包餃子一樣,把口捏好即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包糍粑圖/小紅書@是瑤瑤吖(廣西特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包糍粑圖/小紅書@橘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蒸蕉葉糍圖/小紅書@小貓愛吃酸嘢

蒸熟的蕉葉糍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放入煎鍋中煎至兩面焦黃,味道更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蕉葉糍圖/小紅書@是瑤瑤吖(廣西特產)

02青團/艾糍

青團又稱艾糍、艾團,寓意團圓和希望,以及對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祝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團 圖/小紅書@栗子的巴旦木

每年的三四月,艾葉進入一年之中最鮮嫩多汁的時節(jié)。將艾草清洗凈,加入鹽和小蘇打焯水,撈出后加入適量水打成泥狀,再將糯米粉和艾草泥混合,揉成粉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艾葉清洗過程 小紅書/@玲ling

包青團時,取適量面團,壓成小碗狀,放入事先舂碎的花生仁和黑芝麻餡料,然后慢慢收口,搓圓即可。將青團放入蒸鍋中,大火蒸約10~15分鐘,熄火后稍等片刻即可出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和面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包青團小紅書/@玲ling

新鮮制作的青團外皮翠綠,口感軟糯清甜,帶著艾草的特殊香氣,仿佛可以一口吃下一整個春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包好的青團小紅書/@言西早

青團是包羅萬象的美食佳品。從經典傳統(tǒng)的豆沙餡、芝麻花生口味,再到咸香可口的咸蛋黃肉松口味、濃郁香甜的榴蓮口味,還有讓人驚喜連連的奶茶口味,全都應有盡有!無論你偏好哪種口味,都能滿足你的味蕾,讓你大飽口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團小紅書@胖胖愛吃肉

03五色糯米飯

說起“三月三”和清明節(jié)氣,首要推出的經典美食便是五色糯米飯,一出場就憑顏值驚艷眾人。黑、紅、黃、白、紫五種顏色的糯米放在一起,宛如一幅繽紛的畫作;咬上一口,軟糯清香,帶著大自然的清新味道,是廣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飯桌頂流”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色糯米飯 圖/小紅書@奈奈米

制作五色糯米飯僅需要兩步就能完成,一是“染”,二是“蒸”。

首先將紫蘭草、楓葉、蘇木、密蒙花等材料煮出顏色,制作成染汁。其中,紫蘭草和楓葉需切成小段,蘇木和密蒙花可直接放進鍋里熬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糯米飯染色過程 圖/小紅書@喬巴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糯米飯染色過程 圖/小紅書@奈奈米

其次將糯米分成五等份,分別浸泡在不同顏色的染汁中,經過時間的沉淀染成相應的顏色,最后放入蒸籠中蒸煮至熟即可。新鮮出爐的糯米飯鮮艷誘人,純天然的色素對人體有益無害,口感軟糯,別有風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糯米飯 圖/小紅書@萬國酒家

廣西人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傳統(tǒng)已悄然演變,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五色,而是大膽嘗試,融入了如綠色、天藍、橙色等顏色,創(chuàng)新出了“多彩”糯米飯,這一新穎方式迅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多彩糯米飯 圖/小紅書@豬小小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糯米飯拼盤圖/小紅書@彌漫

04壯粽

在廣西,壯粽是貫穿全年節(jié)慶的傳統(tǒng)食品,春節(jié)、元節(jié)、冬至等重要節(jié)慶,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三月三、端午節(jié)、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壯粽圖/小紅書@奇妙香客走世間(當為)

除了常見的三角粽,傳統(tǒng)的壯粽多數制作成枕頭粽,制作過程十分講究。糯米和綠豆需提前浸泡;五花肉需用鹽、醬油腌制入味;粽葉需要開水燙煮,剪掉葉柄,再用清水洗凈瀝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粽葉 圖/小紅書@覃茶大

粽子時,需要先將粽葉平鋪,光滑面朝內疊在一起,再依次加入糯米、綠豆、腌制好的五花肉,最后用粽葉包裹嚴實,用繩子捆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裹粽子 圖/小紅書@覃茶大人

煮粽子時,加入的水需要沒過粽子,大火煮開后轉中小火慢煮。煮制時間根據粽子的大小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需要煮6至10小時,厚大的壯粽,要與家人一起吃才更有“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煮粽子 圖/小紅書@子銘同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粽子圖/小紅書@幸運xin-lucky

粽子剝開即食,軟糯香甜。此外,香煎也是不錯的選擇,把煮好的壯粽切成厚片,鍋里放點油,煎到兩面金黃酥脆,咬上一口,外脆里糯,酥香可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香煎粽子圖/小紅書@小羽毛phyliis

05雞屎藤

在眾多廣西特色美食中,還有一種名字聽起來讓人心生抗拒的中藥美食——雞屎藤

雞屎藤是一種看似平常卻充滿驚喜的野生爬藤植物,主要流行于北海、防城港一帶,也是傳統(tǒng)中藥材,具有清肝熱、化氣消積滯等作用,雖有一股雞屎般的特殊氣味,但是對于廣西人來說,卻是一種獨有的香氣,做出的美食讓人百吃不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 圖/公眾號@超級點子王

每年農歷三月三前后,雞屎藤便展現出極其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最佳的食用時期,最常見的吃法便是雞屎藤糖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糖水 圖/小紅書@

制作雞屎藤糖水,首先需要將新鮮的雞屎藤葉子清洗干凈,加入清水打成雞屎藤漿,經過過濾,讓藤漿的口感更為細膩潤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制作面團圖/超級點子王

接著在過濾后藤漿中加入食用小蘇打和白糖,小火煮開后,趁熱倒入木薯粉中,將其揉成光滑的面團,再用刀切成小長條,或者直接搓成喜歡的形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長條圖/公眾號@超級點子王

最后一步便是煮糖水,先將冰糖煮至融化,然后加入切好的雞屎藤,待到全部浮起后,再煮兩分鐘即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長條圖/公眾號@超級點子王

新鮮出鍋的雞屎藤糖水吃起來有一股清香味,有嚼勁,甜而不膩,是健康與美味的完美結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長條圖/公眾號@超級點子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雞屎藤糖水圖/小紅書@春和

這個春天,讓我們一起相約廣西,從舌尖踏歌而行,品味那份來自八桂大地獨特的韻味與深情厚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