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鞏兆恩 廣州報道

2025年一季度正式收官。按照往年車市行情來看,在經歷上年12月“血拼”沖量提前透支部分訂單,以及春節(jié)假期來臨,第一季度有效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縮短之后,銷量下沉、增速觸底往往是車市第一季度的常態(tài)。

但2025年,在“兩新”政策的持續(xù)推動下,車企新車投放與促銷力度加大,第一季度車市“回暖”。

造車新勢力率先曬出一季度銷量戰(zhàn)績,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屢創(chuàng)月交付新高,同比增速“狂飆”翻倍;傳統(tǒng)車企也普遍迎來正增長,比亞迪季度銷量首破百萬量,自主品牌發(fā)展和新能源的發(fā)展水平成為決定傳統(tǒng)車企勝負的關鍵。

2025年二季度伊始,車企下沉與上行之間,已處在排位賽的不同位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傳統(tǒng)車企勝負“關鍵手”

比亞迪的“絕對優(yōu)勢”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xù)增強。2025年1~3月份,比亞迪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00.08萬輛,同比增長達59.81%。

4月8日,比亞迪發(fā)布業(yè)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億元~100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6.04%~118.88%。

一季度平均每天賺得0.94億元~1.11億元,穩(wěn)坐全球新能源霸主,并在今年年初掀起“智駕平權”風暴補齊短板的比亞迪,正依托持續(xù)擴大的規(guī)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zhàn)略布局,助力集團業(yè)務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一季度搶跑“斷崖式”領先,按照該態(tài)勢發(fā)力全年,2025年比亞迪繼續(xù)問鼎國內車企“銷冠”可能性較大。比亞迪計劃2025年實現全年銷量550萬輛的目標,其中海外市場銷量超80萬輛,較2024年增長近一倍。

2024年將“銷冠”拱手相讓的上汽集團,一季度整車銷售94.49萬輛,同比增長13.3%。其中,新能源車銷售27.3萬輛,同比增長近30%。

如上汽一般的傳統(tǒng)汽車集團,想要尋求新的增量,需要盡快擺脫對合資品牌的強依賴,將更多的籌碼押注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板塊。今年一季度,上汽自主品牌整車銷量達60.1萬輛,同比增長28.4%,占集團銷量比重達63.6%,較上年同期提升7.5個百分點。

“銷冠”易主背后,是新能源時代下上汽集團對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之間主動權的交接。

依托出口和新能源銷量成績的拉動,吉利、奇瑞繼續(xù)在第一季度保持了較好的增長。

1~3月,吉利汽車集團累計銷量為70.38萬輛,同比增長48%,已超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四分之一。其中,新能源銷量達到33.92萬輛,同比增長135%。

奇瑞累計銷售汽車62萬輛,同比增長17.1%,創(chuàng)造歷史季度銷量新高。其中,新能源累計銷售16.35萬輛,同比增長171.8%,累計出口汽車25.55萬輛,持續(xù)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今年一季度,奇瑞星途攬月C-DM電四驅正式上市,基于M3X超混平臺打造,定位中大型插混SUV、旗下捷途山海開啟預售……“車海戰(zhàn)術”下,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正成為集團加速補齊電動化與沖刺IPO的重要課題。

長城汽車、廣汽集團成為傳統(tǒng)車企中少數出現下滑的企業(yè)。

今年一季度,哈弗、坦克、歐拉等品牌銷量整體不佳,長城汽車一季度總銷量為25.68萬輛,同比下降6.73%,新能源1~3月累計銷售6.26萬輛,同比增長5.7%。一季度,廣汽集團銷量達到37.11萬輛,同比下降9.42%,同期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24萬輛,同比下滑6.46%。

除了新能源車企比亞迪領銜外,從一季度銷量成績來看,在傳統(tǒng)車企集體加盟新能源的這場競賽中,新能源發(fā)展加速、規(guī)模擴充,整體銷量相應交出較好成績。換言之,電動產品規(guī)模逐漸成為大汽車集團勝負的關鍵。

新勢力“低價高配”取量

今年一季度,“蔚小理零”四家新勢力企業(yè)排名仍在洗牌中,但平均增速高于傳統(tǒng)車企,尤其是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兩家企業(yè),憑借高配低價車型銷量在一季度得到快速攀升。

依靠爆款產品——MONA M03、P7+,今年一季度,小鵬累計交付新車94008輛,同比增長331%,超越了理想汽車,超過一季度交付指引上限,再創(chuàng)單季度交付歷史新高。

一季度結束前,小鵬在肇慶工廠小鵬MONA智造基地迎來重要里程碑——小鵬MONA M03第1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創(chuàng)下新勢力純電車型最快生產下線和交付紀錄。不再盲目追逐高端化,這款15萬元級的AI汽車,憑借高性價比扭轉小鵬的銷量頹勢,成為品牌的“翻身之作”。

在“性價比”上嘗到甜頭的小鵬,不再盲目追逐高端化,改款產品也遵循著“高配低價”或者“增配原價”的方式,繼續(xù)獲得規(guī)模上的增長。4月8日,小鵬汽車宣布,2025款小鵬X9預售價39.98萬元起,相較于老款繼續(xù)升級,在高端產品也延續(xù)“性價比”的策略尋求規(guī)模。

零跑3月交付37095輛,同比增長超154%,刷新了品牌單月交付紀錄。今年一季度,零跑累計交付新車8.76萬輛,同比增長162.05%。據悉,其產品C16車型在歐洲市場熱銷,而B10車型預售訂單突破3.1萬輛,拉動產能爬坡,全球化戰(zhàn)略為零跑銷量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憑借低價車型殺入15萬級市場腹地,零跑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零跑汽車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表示,LEAP 3.5技術架構的規(guī)?;瘧眠M一步降低了成本,使其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實現季度盈利的新勢力。

打著“平替理想”的標簽,零跑汽車以性價比持續(xù)獲得較大增量。一季度銷量狂飆后,進入第二季度,零跑有望迎來新的銷量增長點,作為行業(yè)內首個將激光雷達智駕版下探到12萬級的產品,零跑B10也有望從“智駕平權”切入,繼續(xù)加速上量。

理想汽車第一季度共交付92864輛,同比增長15.5%,完成了公司一季度交付指引(8.8萬輛~9.3萬輛)。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理想汽車歷史累計交付量為1226736輛。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理想L系列即將迎來第100萬輛交付里程碑。

相比之下,蔚來汽車與穩(wěn)步站上3萬輛臺階的“理小零”之間的差距逐步拉大。今年1~3月,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4.21萬輛,完成一季度交付指引(4.1萬輛~4.3萬輛),包括蔚來品牌2.73萬輛、樂道品牌1.48萬輛。

雖然整體銷量有待回升,但同比40%的增速,依然高于傳統(tǒng)車企。

“價格戰(zhàn)”有所降溫

春節(jié)車市進入持續(xù)走強的良好狀態(tài),但“價格戰(zhàn)”仍然是繞不開的常態(tài)話題。

乘聯分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降價促銷力度仍保持較強水平。其中,1月有7款乘用車車型降價,2月有21款乘用車車型降價,3月降價乘用車車型數量23款,較去年3月的51款大幅減少,體現了降價潮大幅降溫。

“隨著國家對報廢更新促銷補貼的力度加強,市場回暖,對車市的拉動效果明顯,因此價格戰(zhàn)的壓力相對減緩,春季車市進入持續(xù)走強的良好狀態(tài)。”乘聯分會方面表示。

具體來看,2025年前兩月,汽車降價促銷力度仍保持較強水平。

“新車降價規(guī)模持續(xù)較大。不少新車直接突破原有價格的下限,而不是以往增配不加價的模式。”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前兩月總體乘用車市場新車的降價幅度平均達到3萬元,降價幅度為12.6%;新能源車新上市車型的降價幅度平均達到3萬元,降幅達到13%。其中純電動車型降價幅度最大,2025年1-2月份純電動車型新上市車型的平均降價3.9萬元,降幅17%。

崔東樹表示,燃油車產品面臨“老齡化”趨勢,缺少新車調整定價和提升產品力的機會,只能靠終端促銷失血。同時,隨著國家報廢更新的促銷補貼的力度強化和市場回暖,3月份后價格戰(zhàn)的壓力會相對減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多家4S店與新能源商超店發(fā)現,當前燃油車與新能源市場“價格戰(zhàn)”呈現明顯差別:

燃油車市場的“降價”策略依然簡單粗暴,改款換代車型以“一口價”面向市場,降價幅度平均在3萬元~5萬元,如奇瑞艾瑞澤8 PRO,以限時“一口價”9.89萬元面向市場,對標傳統(tǒng)合資A級轎車;長安旗下新款CS55 PLUS、逸動和UNI-V上市,動力升級,煥新價格,吸引消費者買單,傳統(tǒng)豪華品牌折扣幅度則更大。

新能源市場中較少采取價格直降策略,多數是通過新車、換代車型“增配不加價”“權益加碼”,或是“0息、0首付”等金融政策變相降價,規(guī)則與計算方式較為復雜,且逐漸將價格爭奪的焦點從產品細化到智能化的能力。

今年第一季度,長安和比亞迪掀起智駕平權,吉利發(fā)布“千里浩瀚”智駕方案,奇瑞推出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多家主機廠亮出智能化底牌,行業(yè)內把智駕價格打到6萬元以下;去年下半年,埃安RT將配備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普及到15萬級價格區(qū)間,今年一季度零跑B10再度將帶激光雷達硬件的高階智駕下探到12萬元級產品。

車市“價格戰(zhàn)”看似降溫,但智駕已從中高端專屬向下沉市場普及,智駕平權與技術降本的博弈之間,留給車企的考核又多了關鍵一環(huán),“價格戰(zhàn)”仍在以另一種方式在智能汽車市場中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