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三晉銀齡行動

銀齡志愿服務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2021年4月6日,“窗簾行動”啟動首日,太原市杏花嶺區(qū)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僅服務8個社區(qū)的16位老人。如今,他們服務的范圍已躍升至140個社區(qū)、400多位老人。

從8到140,這不僅僅是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用心關愛的成果,更是老人們對他們的認可與信任。

2023年,這支隊伍被評為全國學雷鋒示范點。他們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tǒng)美德,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范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窗簾行動”

從8到140 溫暖更多社區(qū)

2月24日10時許,在太原市迎春街北2巷2號院,65歲的志愿者梁建華和70歲的志愿者張巧富站在一棟居民樓下,仰望4樓那扇貼有“窗簾行動”標識的窗戶。已被拉開的窗簾,讓她們的心頓感踏實了許多。她們拍照打卡,將照片發(fā)送至工作群……

樓上住著的是郭存英老人,今年80歲,已獨居多年?!?023年夏天,我得知‘窗簾行動’后,立刻想到郭阿姨需要這樣的服務,于是鼓勵她參加。此后,窗簾早晚正常開合,就是她平安的標志。”太原市杏花嶺區(qū)職工新街街道賽馬場西社區(qū)網格員王嬡回憶?!按昂熜袆印笔切踊t志愿服務中心推出的公益項目。志愿者們與參與此項目的空巢、獨居、孤寡老人有個約定:每天9時前,老人們拉開窗簾,代表他們安全起床;20時,按時合上窗簾,代表全天平安。志愿者每周一至周六巡檢窗簾開合情況,以確保老人的健康與安全。一旦發(fā)現窗簾未按時拉開,他們就會前往老人家中查看。

2月25日上午,志愿者田玲玉、楊佳藝來到榮丁香家中,再次提醒老人記得按時開、合窗簾,原因是他們巡查時發(fā)現老人的窗簾沒拉開。今年84歲的榮丁香,住在杏花嶺區(qū)敦化坊街道河北里小區(qū)。老人感到孤獨時,就故意不拉開窗簾,等志愿者上門陪她聊天?!按昂熜袆印睖嘏绱猴L,截至目前,服務已從8個社區(qū)擴展至140個社區(qū),受益的老人達400多名?!霸凇昂熜袆印校先藗兪斋@越來越多的愛,他們也開始回饋愛,有些老人有時會守在窗前,只為和志愿者打個招呼?!毙踊t志愿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建中說。

窗簾一開一合,不僅是生活的儀式感,更是生命安全的保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云陪伴”

從線下到線上服務升級

在巡查的過程中,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發(fā)現,難以觀察到高層窗簾是否按時開合。因此,如何確保高層獨居、空巢老人的安全,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杏花嶺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運用專項資金,向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捐贈了一批智能監(jiān)控設備和一鍵呼叫器。

2022年7月,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啟動了“窗簾行動”的延伸服務項目——“云陪伴”。該服務專門針對住在高層的獨居、空巢老人以及患病老人。按照要求,這類老人能免費選用一款設備。張建中表示:“在得到老人及其家屬同意后,我們按照既定協(xié)議,定期通過攝像頭監(jiān)控老人的居家狀況。”一鍵呼叫器的使用非常簡便:遭遇意外或突發(fā)疾病的老人按下按鈕,志愿者、社區(qū)網格員以及老人的子女都會收到通知?!皠e看一鍵呼叫器體積小,對我們來說作用至關重要。我們老兩口遇到突發(fā)疾病或緊急情況,按呼叫器,能迅速聯系到兒子和志愿者?!碧崞鹨绘I呼叫器,家住杏花嶺區(qū)巨輪街道程家村東社區(qū)的空巢老人王桂蘭(化名)贊不絕口。

有一次,王桂蘭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伴走失,她迅速聯系了兒子,并動員親朋好友四處尋找。3天后,他們才在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東門找到了老人。這件事讓王桂蘭意識到,像她這樣家人有認知障礙的家庭,日常監(jiān)護非常重要,安裝一鍵呼叫器,無疑多了一道安全防線。后來,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借助老伴隨身攜帶的裝置,王桂蘭靠一鍵呼叫器的定位功能,僅兩三個小時便找回了老伴。“云陪伴”服務還能提供線上陪伴。家住杏花嶺區(qū)巨輪街道富力華庭社區(qū)富力華庭小區(qū)的謝峰,使用智能監(jiān)控設備已有兩年多。

由于兒女工作忙,平時家中只有謝峰和老伴?!艾F在除了用手機和兒子、姑娘視頻外,通過攝像頭,孩子們也能隨時看到我們老兩口在家做什么?!敝x峰說,科技的力量,讓親情和關愛跨越距離,直抵心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亮亮行動”

志愿者的愛心接力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能會遭遇各種難題:子女不在身邊,生病時無人陪同就醫(yī);行動不便,買菜、做家務困難重重……

在走訪過程中,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發(fā)現,許多老人缺少情感上的慰藉和日常陪伴,這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引發(fā)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加速認知功能的退化。“亮亮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主任趙杰介紹,“亮亮行動”是“窗簾行動”的子項目,提供定期的上門探訪、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等服務。

2月5日,張建中與志愿者張巧富等人前往94歲高齡的謝淑英家中進行探訪。

“我的牙齒掉了大半,吃飯很困難。”謝淑英指著餐盤里的青菜說,“你們看,我連這都嚼不動,只能吞下去?!薄按髬?,我?guī)湍撓狄患铱谇会t(yī)院吧,免費為您安一副牙套。”張建中說。

2月10日,張建中帶著太原橡一棵樹醫(yī)療管理連鎖有限公司杏花嶺旱西門口腔門診部負責人李虎軍上門,為謝淑英進行詳細的口腔檢查,并取了咬合模型。此后,李虎軍又兩次登門,根據老人佩戴后的感受,確定咬合關系、調整模型。3月7日下午,謝淑英的牙套安裝完畢,她“囫圇吞飯”的日子就此畫上句號。

志愿者們給老年人的幫助遠不止于此。去年七八月份,張海瑞在太原愛爾眼科醫(yī)院接受了白內障手術。住院期間,大學生志愿者陳慧丹、陳師宇輪流照料她。這位孤寡老人重獲“光明”,又點燃了生活的信心。

張建中表示,隨著服務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志愿者隊伍從最初的35人壯大到現在的2449人。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讓老年人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從“窗簾行動”到“云陪伴”,再到“亮亮行動”,杏花紅志愿服務中心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為老年人送去了溫暖與關懷。張建中透露,今年,該中心還將增加服務對象1000名左右,讓更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智慧生活報 記者 梁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