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果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把短劇帶入免費時代。從2024年年末開始,一些業(yè)內人士開始觀察到付費短劇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虧怕了的投資方不愿意再把錢灑進無窮盡的投流中。而紅果的分賬模式,在收益上更有保障,因此搶下了很多優(yōu)質版權。
進入2025年,幾乎每一部爆款短劇,都誕生在紅果。這個上線不到兩年的APP,背靠字節(jié)跳動的資源,迅速實現(xiàn)月活人數(shù)過億。
春節(jié)檔的《好一個乖乖女》《老千》,和3月的新作《家里家外》,在紅果上的播放量均突破了10億。紅果最新分賬報告顯示,2月份,整個平臺向出品方的分賬金額突破了4億元。
從付費到免費,紅果的崛起像一匹黑馬,攪動了這個本不平靜的市場。過去一年,百度、美團、京東等互聯(lián)網大廠紛紛入局,試圖將短劇融入自己的平臺生態(tài)。還有愛優(yōu)騰等長視頻平臺,華誼兄弟、檸萌影視等長劇公司,也意圖推出自制短劇。在這場用戶注意力爭奪戰(zhàn)中,焦慮與機遇并存。
紅果會繼續(xù)“一家獨大”嗎?有人能一直制造爆款嗎?我們找到了《好一個乖乖女》的出品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峻丞。他曾經在字節(jié)跳動的商業(yè)化團隊工作,見證了番茄小說的崛起,也陪著短劇從付費走到免費,一次次見證了傳統(tǒng)行業(yè)如何被互聯(lián)網顛覆。
以下是他在短劇行業(yè)的經歷與觀察。
文 |謝紫怡
Yang
運營 |芋頭
“百團大戰(zhàn)”
2022年,紅果短劇還在籌備的時候,我已經出來創(chuàng)業(yè)了。紅果來找我們聊合作,雖然當時一切還沒有那么成熟,他們有很深的番茄小說的基因,也算是我的老東家。我的判斷是,大家可以一起成長。
早期上線紅果的短劇,效果可能都比較一般。我感受到紅果短劇的爆發(fā)期是在2023年年底、2024年年初的時候。我們有些在付費端表現(xiàn)一般的劇,上線紅果后,反而播放量不錯。最典型的就是《好一個乖乖女》,它在付費端的充值量是3000多萬元,而上線紅果后,7天的分賬就有400萬元。因為播放還在持續(xù),所以未來的收入也會繼續(xù)。如果按分賬后的收入來算,這部劇的免費端會比付費端收入更多。
《好一個乖乖女》和同時期的《老千》《咬清梨》《他偏要搶》,在紅果的觀看量都破了10億。最近,咪蒙短劇廠牌聽花島《家里家外》只上線3天,就成了第5部播放量破10億的作品。

▲《好一個乖乖女》和《家里家外》在紅果的播放量都超過10億。圖 /《好一個乖乖女》《家里家外》海報
在短劇還是付費觀看為主的時代,播放量、充值量都是以百萬、千萬為單位出現(xiàn),而當免費看短劇成了主流,這個數(shù)字變成了上億。短劇的市場越來越龐大了,不僅是普通觀眾,就連傳統(tǒng)做影視行業(yè)的人,也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以前,投流平臺都是通過微信小程序、抖音小程序去引流的,我把那些播放小程序稱為二級平臺。字節(jié)跳動是較早專門做短劇的一級平臺?,F(xiàn)在,愛優(yōu)騰等長視頻平臺,還有淘寶、拼多多、小紅書等,都把短劇放在首頁位置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很多大廠,也都把短劇放入一個重點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里面了。
有點像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百團大戰(zhàn)”。各大平臺紛紛投入了短劇的軍備競賽,要么上線自制的短劇,要么推出自己的短劇劇場。為了吸引好的內容,這些平臺不僅提供創(chuàng)作激勵,也給予了流量扶持?!逗靡粋€乖乖女》在紅果短劇發(fā)行的第二天,就上了推薦位和彈窗推廣。紅果還幫忙聯(lián)系采訪,承擔了一些營銷工作?,F(xiàn)在,也有很多平臺來找我們合作,給出了比較豐厚的政策補貼。這種平臺間的競爭,對內容方來說是件非常好的事。

▲《好一個乖乖女》各平臺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圖 / 平臺截圖
我之前是在字節(jié)跳動的商業(yè)化北斗部門工作,主要工作是拍信息流廣告。番茄小說做推廣的時候,我們就把小說內容拍成廣告,給他們做引流。可以說,我們見證了番茄小說的一步步崛起,也親歷了短劇的誕生。
番茄小說通過三年的時間就做到用戶月活破一億——我們在抖音的廣告素材跑到大盤第一的時候,就是番茄小說做到數(shù)字閱讀行業(yè)第一的時候。
在我們看來,付費短劇的邏輯是強卡點性的,需要有一沖、二沖、三沖這幾個點,更加以數(shù)據(jù)為導向。而免費短劇的區(qū)別就是,它需要講出更好更完整的故事,觀眾才愿意持續(xù)看。免費短劇的變現(xiàn)邏輯不再是沖動消費,而是能一直吸引你看,你看的時間越長,我的收入就越高。
一部口碑還不錯的免費短劇,可以源源不斷吸引新的人過來看,它的結算周期會更長一點。除此之外,在我看來,紅果做成了免費短劇,有兩個很關鍵的點,首先是它解決了盜版的問題,第二是它解決了分賬不透明的問題。這兩個點其實是這兩三年來,行業(yè)最大的痛點。
現(xiàn)在很多制作方走的都是先跑付費,再跑免費的模式。對于我們來說,還沒有什么具體的發(fā)行策略。如果是承制劇,我們不太管在哪兒發(fā)行,如果是自制劇,目前我們跟紅果的合作會多一些。
有人擔憂紅果短劇壯大了以后,會對內容制作方提出更多的限制,使制作方失去議價權。這塊我還不是特別擔心。畢竟,付費內容不會消失,它或許會變成會員形式。就像我們從不刻意決定一部劇到底是免費還是付費的表現(xiàn)形式,關鍵都在于怎么把內容本身做好。
短劇離上桌有多遠?
當然,今年大家還有一個比較普遍感受是,短劇變得越來越卷了。
《好一個乖乖女》是講女性自我救贖的,《老千》的內核是反賭,它們都算是女頻、男頻劇里題材比較新的了。最近的《家里家外》開始出圈,我第一次看到方言短劇,才意識到,這又是一種很超前的嘗試。
早期大家瞧不上短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拍攝周期短,內容的細節(jié)處理很粗暴。但回顧整個影視發(fā)展歷程,會發(fā)現(xiàn)一個相通的點,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也是十來天,十幾萬元就把一部劇拍了。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也有好的內容脫穎而出。我們常常拉片咪蒙的作品,它的道具就做得很用心,比如《腹黑女傭》,女主的戒指和耳環(huán)是蛇形的,其實就是她復仇的人設和內心的隱喻。

▲《腹黑女傭》女主角的蛇形首飾。圖 /《腹黑女傭》截圖
短劇也有想要上桌的趨勢。以前在影視行業(yè)中,如果非要有一個排序,短劇會處于電影、電視劇之后,比較底端的位置。拍正劇的演員可以“下來”拍短劇,但如果短劇演員想要拍正劇,那會特別難。而現(xiàn)在,就連一些傳統(tǒng)影視行業(yè)的大佬,也開始來討教拍短劇的經驗。我線下接觸很多人,發(fā)現(xiàn)他們對短劇所謂粗制濫造的認知都在慢慢改變。畢竟,傳統(tǒng)影視不好做,短劇更自由,也是個機會。
行業(yè)里的人多多少少都跟文字或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關系。咪蒙以前是寫公眾號文章的,我們是做信息流廣告的,都從過往的經驗中帶來了一些優(yōu)勢。
當時在字節(jié)北斗,我們拍的那些信息流廣告視頻,放到了一個叫“北斗有點甜”的內部賬號上。那個號沒有特意去運營,它自己就積累了接近300萬的粉絲?,F(xiàn)在很多短劇從業(yè)者,無論是演員也好,還是 IP也好,都可以從那個賬號里面找到。比如說馬小宇、舒童,還有申浩男、王格格這些演員,全都是我們拍廣告時合作過的。
短劇是網文的視頻可視化,到現(xiàn)在會發(fā)現(xiàn),短劇的發(fā)展路徑幾乎也跟網文幾乎一模一樣。
網文小說里,從戰(zhàn)神開始,“婆媳關系”“女婿下跪”相關素材跑完了之后,下一個階段就到了女頻的打臉、虐戀,后來又發(fā)展成萌寶、甜寵,以及“追妻火葬場”等題材。短劇幾乎是把網文流行的這個路再走了一遍。
▲《好一個乖乖女》的搶婚橋段中,男主扛起女主大步離開。圖 /《好一個乖乖女》截圖
最早的時候,短劇和網文的用戶也是高度重合的。我們可以看到受眾畫像,大概區(qū)間就是24到50歲之間,地域是廣東最多,其次是各大二、三線的城市。他們的手機價格大概是在1000到2000元之間這個范圍,純下沉市場。
不過,這兩年由于內容質量的提升,我感受到短劇的受眾范圍開始擴大化。網上有人評出了短劇男演員的F4,身邊還有朋友找我要《好一個乖乖女》男主角柯淳的簽名照,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把追短劇變成他們的日常。
▲《好一個乖乖女》的男主柯淳。圖 /《好一個乖乖女》截圖
一旦某個題材成為爆款,市場上就會出現(xiàn)大量類似的作品。短劇的第一波是戰(zhàn)神先流行起來——《無雙》的成功是一個風向標,大家都跟風去拍戰(zhàn)神了。男頻女頻肯定都有人在做,只是大家一哄而上去拍男頻,所以整個男頻的量級變大,它的成功率也更高。而現(xiàn)在市場上女頻占有率比男頻高,也是因為出來了一些爆款,大家又都跟著去做。
我們早期的爆款率高,是因為知道哪些IP一定能爆。比如《厲總,夫人她罪不至死》這部劇,在當時行業(yè)里都拍男頻的情況下,直接打破紀錄,成為了第二部女頻爆款。其實是因為這個IP在我們拍網文廣告的時候,測過太多遍了,肯定會火。這個行業(yè)是有信息差的,包括后面出來的《愛情已遲暮》等IP,全部都是我們拍網文廣告時驗證過的。
就像一個不太繁榮的街道開了一些店,單個店的人流是很少的。但如果有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大牌駐扎,人流量就突然變多了。一個爆品賣火了之后,大家都會跟著賣,賣完了之后繼續(xù)創(chuàng)造新的爆品,顧客的口味在順著改變。我覺得所有的行業(yè)都是這樣的。
但短劇的發(fā)展速度實在太快了。短短幾年,很多題材都已經拍過了,它幾乎已經走完了網文曾經的路?,F(xiàn)在就很難判斷什么會繼續(xù)流行,因為已經沒有所謂大題材之分了,都進入到了更細分的領域。
所以現(xiàn)在,對于IP的選擇,靠的就是從業(yè)經驗和眼光。有人希望短劇能夠承載一些價值觀,像電影電視一樣也可以追求更多藝術價值。但事實上,短劇還遠遠沒有發(fā)展到那個程度,只是目前,為什么一定要求它承載這么多東西呢?
當然,作為內容團隊來說,我覺得現(xiàn)在的行業(yè)痛點是,太卷了、迭代速度太快了。市場一產生變化,我們就得馬上改變策略。
有次我和一個香港導演交流,他說自己做了10部短劇,都是懸疑推理和警察題材的。我就很擔心這些劇的播放,因為他沒考慮到,懸疑推理在抖音很可能會被限流。
政策也一直在變,前段時間管控霸總題材的要求剛出來,估計很多正在拍霸總劇的人一下子蒙了。還有各家平臺的審核政策、福利政策,也都是隨時在變。你總在擔心自己跟不上,現(xiàn)在市場到哪了?現(xiàn)在又在流行什么?有段時間,我都筋疲力盡了。
誰能吃到下一個螃
還在拍信息流廣告時,我就想過一個問題,所有的行業(yè)幾乎都已經被互聯(lián)網顛覆了,只有傳統(tǒng)影視一直都沒什么變化,我一直感覺會有新東西能夠對它產生一些沖擊。
當我第一次看到成型的短劇,把短劇的商業(yè)模式捋清楚了之后,就有一種第六感,這完全是一個非常有潛力,并且具有顛覆性的行業(yè)。
大概在2021年年底、2022年年初,一些投流平臺測試出了那種引流到小程序的短劇。從拍20集、30集,慢慢嘗試到80集、100集。它的ROI可以達到很高,驗證了短劇是一項能賺錢的生意。這些平臺找到了我們,相當于達成了一個合作——我們把網文IP告訴他們,他們找人創(chuàng)作改編,寫完了之后我們再去拍。10部劇里,能出9個爆款。
那個時候,我們去拍短劇,核心可能就三個人,我甚至還兼了道具、攝影。為了把事給做出來,大家天沒亮就去片場,真的是朝氣蓬勃地在做這個事。我記得《厲總,夫人她罪不至死》是拍了6天,成本差不多20萬元。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機緣巧合的,劇里有一場下雪的戲,剛好拍那場戲的當天就下雪了。
▲《厲總,夫人她罪不至死》劇中的下雪場景。圖 /《厲總,夫人她罪不至死》截圖
2022年,我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成了整個部門最先出來的人。慢慢地,把部門最好的幾個朋友都拉了出來,現(xiàn)在公司里,有十幾個人都是以前我們字節(jié)團隊的,導演就有5個左右。
大家的顧慮都一樣,就是不知道短劇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長,會不會是跟信息流廣告一樣,只有一年的上升期——我們當時做信息流廣告的時候,第一年是嘗試期,第二年就是巔峰期,第三年就直接急速下滑了。不是現(xiàn)金流不行,而是我們的成本太高了,但短劇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撬動更多收益。從拍攝的角度來說,短劇只是比信息流廣告的集數(shù)更長,技術方面沒有特別的難點。
后面的故事就都知道了。2022年下半年,是短劇第一波爆發(fā)期,2023年10月份是短劇的第二波爆發(fā)期,當時是一個叫《完蛋,我被美女包圍》的游戲引爆了二級市場,中文在線的股價直接翻了三倍,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關注到短劇行業(yè)。
我們不是純粹以市場為導向的團隊,內部還保留了一些字節(jié)帶出來的企業(yè)文化,要引導市場,而不是跟隨市場。所以一開始我就想做精品化短劇,但這也是有代價的。
早期的付費市場是卡點邏輯,具體對應到內容上,就需要不斷制造沖突、設置卡點,吸引人持續(xù)觀看和充值。而想要更慢地講故事,在當時的市場是有點吃虧的。有一些我們看好的劇,最后可能反響一般,分賬也沒多少錢。包括一些我們覺得很不錯的IP,因為很多原因也都沒有做成。
因為有做女頻的經驗,再加上確實看到了女性市場的潛力,我們的重點一直都是女頻。既然做女頻,那就多招女生。公司慢慢變成了娘子軍,80%的團隊人員,包括制片人、導演、后期和發(fā)行,都是女生。還記得《好一個乖乖女》兩輪剪輯后,導演詩帆都不太滿意,她就直接跑到剪輯家里,兩位女生一起重新調整,她們能很快明白女性想要看的點。
▲《好一個乖乖女》的女主不是尋常小白花,而是目前最流行的霸氣人設。圖 /《好一個乖乖女》截圖
當免費短劇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它也正好跟我們的屬性匹配上了。我覺得,這個行業(yè)是一直都在鼓勵創(chuàng)新的,這也是它吸引我的地方。《好一個乖乖女》在女頻賽道上,拓展出了“女性成長”“女性救贖”這樣的創(chuàng)新點,夠市場跑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這個月拍的十幾部劇中,大多也都是類似的故事。當大家看膩了之后,一定又會有新的東西出現(xiàn)。
但說實話,很多所謂的創(chuàng)新都是套路疊加套路?!都依锛彝狻肥窃诜窖赃@個小點上的創(chuàng)新,已經算是很讓人眼前一亮的了,后面一定會有很多各種類型的方言短劇涌現(xiàn)出來。也是,誰能率先開新的題材領域,誰就能稱為下一個吃螃蟹的人。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