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幾十年搞“去中國化”,從李登輝開始,到陳水扁、蔡英文手里變本加厲,弄得現(xiàn)在很多人對我國歷史和文化一知半解,連帶著對大陸的軍事動作也看不明白。

我軍曾在臺灣周邊海域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軍演,臺退將栗正杰跳出來急得不行,說這明顯是《孫子兵法》里的招數(shù),可臺灣老百姓和當局壓根沒當回事。

“去中國化”這詞聽起來挺抽象,其實就是臺灣當局想淡化跟大陸的歷史和文化聯(lián)系,強調(diào)所謂“臺灣主體性”。

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李登輝當政那會兒,他提出“兩國論”,開始在教育和文化上動手腳。

到了陳水扁時期,課本里關于我國歷史的篇幅被砍了不少,文言文也慢慢邊緣化。

蔡英文上臺后,這股風刮得更猛,尤其是“108課綱”,直接把高中必修課里的《孫子兵法》《史記》這類經(jīng)典踢出去,換上什么“本土文化”。

這政策一落地,臺灣教育部門統(tǒng)計,過去十年,高中生學文言文的課時從原來的40%砍到15%以下。

好多老師都說,現(xiàn)在的學生連“之乎者也”是啥意思都搞不清,更別提讀懂《孫子兵法》這種需要點文化底子的書了。

一項調(diào)查顯示,臺灣20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超過60%不知道唐朝是啥時候,連秦始皇是誰都稀里糊涂。這不是笑話,是真事。

文化斷層還不止于此,臺灣當局還改地名、拆廟宇、換課本,連過年祭祖這種傳統(tǒng)都被有些人說成“外來文化”。

結(jié)果就是,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淡,連帶著對我國大陸的戰(zhàn)略思維也摸不著頭腦。

栗正杰就說過:“沒了文化根基,連敵人的招數(shù)都看不懂,還怎么打仗?”

軍演時,我軍出動的陣仗不小,艦艇、戰(zhàn)機齊上陣,把臺灣周邊海域圍了個嚴實。

這次軍演選的時間特別有講究,正好趕上臺軍士兵休假或者補休的窗口期,臺軍剛想喘口氣,就被拉回來加班。

這招有個說法,叫“疲而勞之”,直接出自《孫子兵法》。

就是不跟你正面硬剛,先把你拖得筋疲力盡,等你撐不住了再收拾你。我軍這次軍演,表面上是秀肌肉,實際上是在消耗臺軍的體力、士氣和資源。

數(shù)據(jù)顯示,我軍在臺海周邊出動了超過300架次戰(zhàn)機和50艘次艦艇,頻率比2024年高了30%。

臺軍不得不跟著疲于奔命,光是戰(zhàn)機起降就比平時多了一倍,維修和油料成本直線上升。

更狠的是,我軍還玩起了心理戰(zhàn)。

軍演時,他們故意挑在臺軍最松懈的時候動手,比如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后,搞得臺軍士兵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臺灣當局自己報的數(shù)據(jù),2025年前三個月,因心理壓力退役的士兵達到1200人,比去年同期翻了番。

這次軍演還有個亮點,就是模擬封鎖臺灣東部海域。我軍出動了“山東”號航母,帶著一堆護衛(wèi)艦,在花蓮以東擺開陣勢,擺明了是要練練怎么掐斷臺灣的海上生命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軍事專家王明志就點評過:“這不光是軍事行動,更是戰(zhàn)略警告,告訴臺灣和外部勢力,大陸有能力隨時鎖死這片海?!?/strong>

這招跟《孫子兵法》里“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思路如出一轍,可惜臺灣這邊沒幾個人看明白。

栗正杰是臺灣退役少將,在軍界混了幾十年,對兩岸軍事態(tài)勢門兒清。

這幾年,他頻頻出來喊話,警告臺灣當局和民眾要警惕大陸的軍事動作。

軍演后,他坐不住了,直接在媒體上開炮,說解放軍這是在用《孫子兵法》對付臺灣當局,可臺灣人壓根沒反應過來。

他覺得,臺灣社會被“去中國化”搞得太離譜,連基本的戰(zhàn)略常識都沒了。

他舉例說,《孫子兵法》里講“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他在一次采訪里提到,解放軍這次軍演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把臺軍拖垮,等你自己亂了陣腳,他們都不用動手,你就先倒下了。

他還點出個關鍵問題:臺軍現(xiàn)在狀態(tài)太差。裝備老化,F(xiàn)-16戰(zhàn)機飛了20多年,故障率高得嚇人;士兵士氣低落,天天加班,連家都回不了;后勤補給也跟不上,油料和零件經(jīng)常短缺。

可他的話沒多少人聽,臺灣當局覺得他危言聳聽,主流媒體干脆把他當笑話看,社交平臺上還有人酸他:“老將軍退休了就別瞎操心了?!?/p>

栗正杰不服氣,繼續(xù)到處跑著喊,可惜聲音越來越小,淹沒在政客吵架和民眾日常的喧囂里。

“去中國化”的惡果已經(jīng)擺在眼前了,臺軍被拖得筋疲力盡,戰(zhàn)斗力直線下滑,士兵跑的跑、病的病,連基本的防御都成問題。

我軍則越打越順手,軍演規(guī)模一次比一次大,節(jié)奏一次比一次緊。軍事專家估算,如果真打起來,臺軍撐不過一個月,這還算樂觀的。

更麻煩的是,臺灣社會完全沒準備好面對這種局面。

民調(diào)顯示,2025年有55%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不會開戰(zhàn)”,30%覺得“美國會幫忙”。

這種天真的想法,跟現(xiàn)實差距太大。栗正杰就警告過:“大陸要是真動手,美國遠水救不了近火,靠自己才是正道?!笨蛇@話沒人信。

長遠看,“去中國化”不光是軍事上的隱患,還會讓臺灣在文化和經(jīng)濟上越來越孤立。

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2024年對大陸出口占臺灣總出口的42%,可文化上卻越走越遠,這種分裂遲早會反噬自己。

不過對我國而言,這也將會加快我國收復臺灣的進程。

參考資料

解放軍舉行圍臺軍演 臺退將:臺軍預警滯后 現(xiàn)代版“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中華網(w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月譚天.警惕!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新動向[J].臺聲,2025,(01):24-25.

任冬梅.民進黨“去中國化”的危害已現(xiàn)[J].臺聲,2024,(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