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即位后沉迷于享樂,從全國各地搜羅奇珍異寶、花石綱,要把它們運到京城汴梁,得花費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位“藝術(shù)帝王”哪管這些,即使民夫勞累而死,也絲毫不停。一時之間大江南北民怨沸騰,進而便是起義。

《水滸傳》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柴進簪花入禁院時,看見白屏風上宋徽宗用瘦金體御書四大賊寇姓名,分別是: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其中方臘影響力最大、實力也最強,而且他還登基稱帝,與朝廷分庭抗禮。

與演義小說不同的是,方臘起義最終并不是由梁山好漢平定,它的持續(xù)時間也沒那么長。從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臘在睦州青溪縣揭竿而起,到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方臘被俘為止,滿打滿算也只有半年時間。

不過,由于方臘所占州縣為宋朝賦稅重地,且戰(zhàn)火對城鄉(xiāng)破壞極大,還是動搖了趙宋的統(tǒng)治根基。據(jù)《宋史》記載:“臘之起,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峒逃出,倮而縊于林中者,由湯巖、椔嶺八十五里間,九村山谷相望?!?/p>
這其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就有歙州城(今安徽黃山),城墻坍塌、民舍被燒、尸橫遍野,起義平定后宋廷改其名為徽州,并進行了重修。宣和四年(1122年),徽州知州盧宗原于舊州城修筑羅城,于第二年完工。
盧宗原命工匠燒制了十一斤重的城磚,并在磚上刻下記錄“方臘起義”的銘文:“從唐石埭洞賊方清破陷州城,次年秋始平。至大宋宣和庚子,威平洞賊方臘竊發(fā),攻陷徽州,燒劫凈盡,蓋緣城壁不修。至壬寅年,制范繕完,可保永固。異時微有損圮,宜加補治。直徽猷閣領(lǐng)郡事盧記?!惫?行、77個字,以楷書寫成。
此磚后來被人收藏作為硯臺使用,背面鑿長方形硯池,上端還鐫有“云間朱孔陽用硯”“庸丈自題甘五行刻”“云間朱孔陽盛硯第一”等字樣。1978年,朱孔陽將它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如今是該館的一級文物。

此磚不僅歷史價值豐富,書法水平也非常高,看似古拙質(zhì)樸,實則以拙弄巧、天真自然。切筆入紙,中鋒行筆,筆畫剛猛挺拔,骨肉勻稱,既見筋骨,又不霸悍,橫畫起、收筆干脆利落,豎畫瘦硬,撇捺舒展,捺腳尤為凝練。轉(zhuǎn)折處方圓并用。
結(jié)字舒展開張,頗得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筆意,端莊肅整中又帶著幾分欹側(cè)險絕,俯仰、高低、收放對比明顯,筆筆似有千鈞之力,字字動靜集合,不失為宋代書法中極為古樸可愛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