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195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29個詞條
01
前幾天,看到一個女孩發(fā)帖說自己很傷心。
20多歲的她,最近花了80萬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40㎡小房子,這對她來說是件很高興的事,從此以后她就能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房間了。
她立刻將自己買房的好消息發(fā)在了朋友圈,期盼得到很多親朋好友的祝福。
沒想到,她連一個贊都沒有獲得,就連自己玩得最好的發(fā)小也沒有任何表示。
這令她大失所望,她不明白,為什么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卻得不到他人的祝福?
與之類似的,還有這樣一件事,有位博主的孩子參加高考,成績很好,博主很高興,并且孩子最終被上海交大錄取了。
博主想都沒想,就把錄取通知書和高考成績放一起發(fā)了個朋友圈,打算跟身邊的人分享一下喜悅。
結果,半天就收到了2個贊。
有些失落的他,從中也明白一個道理:你高興,別人不一定高興。
是啊,很多事情,在你的立場是開心幸福的,但那也只是屬于你的開心幸福,與他人沒有任何關系。
因此,你也沒必要企圖從他人身上索取到情緒價值。
正如這位博主所說:
“人這一生,都是悲喜自渡。憂也好,喜也罷,世界是自己的,與其他人沒有任何關系!”
02
曾經(jīng)還有一個網(wǎng)友也因為同事而感到失望。
她與兩位同事一起在醫(yī)院做項目,公司給她們租了一套房子一起住。
但這套房子只有兩把鑰匙,且一直是兩個同事收著,網(wǎng)友自己沒有。
有一天,網(wǎng)友生病發(fā)高燒,她拖著病軀乘地鐵把資料送到50公里以外的地方,送完之后回住處休息。
返程時,由于不想走太多路去辦公室跟同事拿鑰匙,她打算讓同事幫忙把鑰匙送到小區(qū)門口。
因為小區(qū)的位置就在辦公室對面,距離辦公室只有三四百米,不算遠。
她覺得這點小忙同事一定會幫,畢竟自己平時也很照顧她們,但沒想到,同事都冷漠拒絕了。

網(wǎng)友不明白,為什么兩個同事如此沒有人情味?
最終,網(wǎng)友決定自己去醫(yī)院辦公室拿鑰匙,覺得自己委屈又狼狽。
她不理解,為什么自己平時幫了同事那么多,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卻沒人愿意幫自己。
其實,網(wǎng)友的委屈和痛苦,根本原因在于她高估了自己和同事的關系。
永遠不要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別期待從別人身上獲得你想要的情緒反饋,即使是親密的朋友。
正如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
“人生的實質(zhì),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p>
不對任何人報過高的期待,是一個人成熟的真正標志。
03
曾經(jīng)還有個女孩,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給媽媽在網(wǎng)上買了一條一百多塊錢的項鏈作為禮物。

她滿心歡喜告訴媽媽,媽媽先是表達了感謝,但過了一會兒后,媽媽給她發(fā)了一條長長的語音,想讓她把那條項鏈退掉。
媽媽說自己脖子又黑又短,戴項鏈不好看,但她看上了一件綠色的旗袍,她希望女兒能把項鏈退掉,反正還沒有發(fā)貨,然后可以給她100塊錢,她自己去買旗袍。
媽媽認為這樣更實在點,因為比起這個注定不怎么會戴的項鏈,她覺得她更喜歡那件旗袍,旗袍也更實用。
但女孩卻不樂意了,她覺得媽媽這是在糟蹋她的心意,她給媽媽看這個禮物看了好幾個月,結果媽媽的一句話就否定了。
她很失望,覺得父母不像別人的父母,在子女送禮物的時候給予很好的情緒價值,她上個月就開始思考要送什么給父母,結果父母是這樣的掃興。

郁悶的女孩想讓網(wǎng)友評評理,究竟是父母掃興,還是自己真的像父母說的那樣固執(zhí)?
大家都覺得確實是女孩太固執(zhí)了:
“你按你媽媽喜歡的送很難嗎?千金難買人開心,你就花100能讓你媽媽開心,很難嗎!?”
是啊,看得出來媽媽真的對那件旗袍心心念念,項鏈也不是不能退、無法反悔,退了買媽媽更喜歡的旗袍,皆大歡喜不好嗎?
當一個人在關系里,以自己喜歡,而不是對方需要或接受的方式來愛對方,TA大概率只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并陷入自我感動。
女孩責怪父母給不了情緒價值,但卻不知是自己在過分的索取對方給予自己想要的情緒。
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提出八個關系原則,其中之一:
他人不是你快樂的來源或者是痛苦的起因,你自己才是。
當我們把期望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對事情的結果負責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世上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
這時候,他人的幫助于你而言就成了錦上添花的意外之喜。
沒有過多的期待,不但抱怨和委屈變少了,也更容易對他人的回應和善意心存感激。
你的期待值越低,便越容易獲得滿足,也越容易得到快樂。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共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