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市興寧區(qū)北寧街42-1號,共青團南寧地委舊址對面,今儲備局宿舍大門前,墻壁上鑲嵌著一塊石碑“王文成公講學處”,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紀念的是明代大儒王陽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背景是明嘉靖六年(1527),廣西土司頭目盧蘇和王受叛亂,王陽明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兩廣總督,奉命征討。王陽明“志為圣賢”,為減少殺伐,采取了攻心為主的平亂方針。他認為地方官吏,苛政于民,“上嫉下憤,日深日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陽明在廣西梧州開府講學,勸人為善去惡,以文德感化為主,兵戎殺伐為輔,通過招撫政策瓦解了盧蘇、王受的起義,并在南寧舉行了受降儀式。第二年他又在南寧城北門口縣學舊址修建書院,在里面講學,論辯“致良知學”,“宣揚至仁,誕敷文德”(王陽明題額),故名敷文書院。該書院成為明朝時期廣西著名的書院之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敷文書院舊址就在北寧路與共和路交會處,今天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儲備局宿舍前。書院老建筑已不復存在,僅存“王文成公講學處”石碑。(桂8,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寫于2024年7月14日)
本頁圖片、文字、視頻為“烏何有之鄉(xiāng)大樹上”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搬運或他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