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昨天,同濟大學附屬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運動障礙病科攜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等學科,舉辦“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康復”主題活動,吸引了全市60余名患者及其家屬參與。通過現場觀摩和親身體驗,讓市民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診療及康復中的精準與高效。

當天,國內首臺360度情景跑臺、3D打印姿勢矯正輔具、外骨骼步行機器人、腦機接口等10余項先進康復技術和設備亮相。在中西醫(yī)結合運動障礙病科主任趙卿及其團隊的詳細介紹下,患者和家屬近距離觀摩,不時提出問題,并紛紛拿出手機拍攝記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者看到,在復雜環(huán)境模擬多感官刺激平衡和步態(tài)監(jiān)測訓練平臺,患者借助天軌懸吊裝置,通過視、聽、嗅覺和本體覺聯(lián)合刺激,能在各種虛擬現實場景里完成平地、坡地行走、躲避、維持平衡等多種動作。此外,深度攝像頭從多個角度實時采集人體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學和生物力學信號,給治療師實時提供信息,再由此指導患者調整動作,實現精準康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鄭先生于十余年前患上帕金森病,他對當天展示的設備表現出濃厚興趣,看到腦機接口訓練時,更是忍不住走上前仔細觀察。“以前耗時耗力的評估檢查,現在只需要簡單幾步就能完成,還能當場給出數據,互動性訓練讓我們更愿意主動參與。醫(yī)院展示的中西醫(yī)結合、內外科結合、傳統(tǒng)與現代結合、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模式,讓我印象深刻?!编嵪壬f。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帕金森病是一種僅次于老年癡呆癥的常見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常見于中老年人,對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影響很大。“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對患者數據采集、評估和診斷的精準度以及康復療效。這些技術不僅適用于帕金森病患者,也能讓其他需要康復的患者從中受益?!壁w卿介紹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活動當天,醫(yī)院還開展了義診活動。由專家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yè)的醫(yī)療建議,并圍繞帕金森病最新藥物治療和人工智能的應用進展開展科普講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運動障礙病學科成立之初,同濟大學附屬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就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進行布局,積極引入康復領域的前沿技術。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推廣,其在康復治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醫(yī)院正在積極探索通過人工智能開展智能化診療和遠程康復服務,以幫助更多帕金森病患者得到早期診斷、全程管理,在家中獲得優(yōu)質、長效的康復治療。

記者:李天蔚

視頻:劉青

編輯:張小小 沈莉娜

審核:周樣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