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這些年來,無論是青藏鐵路、珠港澳大橋還是三峽工程等,中國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中國的崛起,也讓美國政府感到了“危機”,于是他們就經常關注中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在軍事力量方面更是頗為關注。

根據(jù)五角大樓2024年的報告來看,美國就表示中國核武庫規(guī)模已突破600枚,不僅以“平均三天一枚”的速度持續(xù)增長,更是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00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是真實情況還是夸大威脅?五角大樓的數(shù)據(jù)又是從而何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預測邏輯

根據(jù)美國國防情報局的評估,中國核武庫在1984年僅約150枚,而且在2009年增至180枚,但是到了2024年,中國的核武庫就已攀升至600枚,尤其是從2024年到2025年,一年之間就會增長100枚

所以按照這樣的說法來算,他們才會預計中國到了2030年將達到1000枚,畢竟這“平均三天一枚”的速度,看上去仿佛十分的簡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對于一年生產100枚核彈頭來說,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畢竟這樣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而且中國還不是主要的鈾礦生產國,原料供應可能無法支持如此快速地擴張核武器庫。

不過對于五角大樓分析的情況來看,外界就紛紛猜測,他們可能是依照中國核工業(yè)體系在鈾濃縮、钚提取等關鍵技術領域實現(xiàn)突破的情況來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美國近年來加速核武器現(xiàn)代化,計劃斥資數(shù)千億美元更新“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并在亞太地區(qū)強化軍事部署,但中國對此的回應是增強核威懾的可信度,尤其是確保“二次打擊能力”。

尤其是中國始終強調核力量,僅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并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這種“克制性擴核”與冷戰(zhàn)時期美蘇的核競賽形成鮮明對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假設中國即便到2030年,能夠達到美國預計的1000枚,但是中國與美國相比的話,僅占據(jù)美國現(xiàn)役核彈頭數(shù)量(約1750枚)的57%。

多方面的突破

不過對于中國來說,核彈頭的增長僅是冰山一角,畢竟中國核力量的現(xiàn)代化,主要體現(xiàn)為“三位一體”打擊體系的完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的東風-41洲際導彈,就可搭載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覆蓋全球,且具備公路機動發(fā)射能力,極大提升了生存性,而且東風-5、東風-31等系列的洲際導彈,還能夠打擊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目標,威懾力很強。

再加上我國094型戰(zhàn)略核潛艇搭載的巨浪-2導彈,它的射程就能達到7200公里,而新一代巨浪-3的射程,更是超過了1萬公里,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就能從近海直接威懾北美大陸,即便中國先遭受核打擊,也能有效地進行報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中國的轟-6K轟炸機,再配合空射巡航導彈,以及正在研發(fā)的隱形戰(zhàn)略轟炸機,直接就填補了空基核打擊的短板。

美國“中國核威脅論”

雖然說中國核力量的擴張不可避免引發(fā)國際爭議,但對于美國智庫頻繁渲染的“中國威脅論”,其目的就是想通過輿論壓力,來以此限制中國核力量技術的突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早在2000年,美國就開始定期發(fā)布《中國軍力報告》,這些報告中始終存在著“中國軍事威脅”的論調,這不僅是為了讓美國增加軍費和在全球范圍內擴張軍事力量,更是害怕中國會以此超越他們。

而且美國這樣將矛頭伸向中國,就可以進一步的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畢竟他們現(xiàn)在正在升級W76-2低當量核彈頭,并加速部署B(yǎng)-21隱形轟炸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加上美國長期試圖將中國納入美俄裁軍框架,但中國以“核武庫規(guī)模懸殊”為由拒絕,堅持獨立核政策。

尤其是對于美國渲染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外交部也是明確回應,中國的核力量純屬防御性質,且“最大核威脅來自美國自身”,畢竟中國發(fā)展核力量是為了國家安全,保持最低限度的威懾力,避免核軍備競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