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噸“廈金號”已就位,廈金大橋建設如火如荼,一旦建成,臺灣通道的建立也將指日可待,如今統(tǒng)一步伐正在加快,廈金大橋又將發(fā)揮著怎樣的特殊價值?未來又將如何推動臺灣通道的建設?

廈金大橋迎來突破性進展
3月初,據(jù)廈門日報報道,首批 “廈金號”盾構(gòu)機部件已經(jīng)吊墜上岸,順利運抵廈金大橋(廈門段)施工現(xiàn)場,“廈金號”重達5100噸,開挖直徑高達16.15米,最大可挖面積可達204平方米,幾乎相當于半個標準籃球場大小,這也是福建省內(nèi)在建隧道工程中最大直徑的盾構(gòu)設備,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首屈一指”。如今“廈金號”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預計5月完成調(diào)試始發(fā)掘進。預示著廈金大橋即將進入新施工階段,距離正式通車也不遠了。
廈金大橋是連接廈門本島與金門島之間的跨海大橋,中間連通廈門翔安新機場,大橋主線長17.34公里,橫跨本島與大嶝島之間,還有2.275公里的支線配套工程,總長大約19.6公里。金門縣目前由我國臺灣省實際控制,地處福建省泉州圍頭灣與廈門灣內(nèi),東側(cè)面向臺灣海峽,距離大陸最近只有2310米,向東距離臺灣島大約210公里,金門是臺灣省與大陸溝通的重要橋梁,因此廈金大橋的建設對推進兩岸統(tǒng)一意義重大。

2008年,廈金大橋被福建列為省內(nèi)“三縱八橫”高速公路網(wǎng)的一環(huán),2018年,晉江向金門輸水項目開通后,極大緩解了金門人民對地下水的依賴,解決了當?shù)亻L期缺水問題。在此背景下,金門民眾更期盼廈金大橋的迅速開通。
后經(jīng)過幾年討論推進,2023年大橋廈門境內(nèi)正式進入開工階段。2025年3月,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首個預制墩臺完成高精度吊裝,預示著該項目的智能建造裝備具備充足適用性,接下來項目建設速度也將越來越快。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10日起,為保障廈金大橋(廈門段)安全如期建設,廈門與金門之間的“小三通”客運航線運營,自開通24年來首次出現(xiàn)重要調(diào)整,由此也反映出廈門與金門對這座大橋的重視程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金廈大橋原是在臺灣海峽隧道設想上而提出的,大橋完工通車后,也預示著邁出了打通臺海通道的重要一步。

臺海通道設想
臺灣海峽是橫亙在我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的重要水道,南北連通南海和東海,海峽長400公里,面積大約9萬平方公里,海峽最窄處位于臺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島之間,寬度大約130公里。為了方便兩岸溝通,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便有專家提出了在臺灣海峽之間修建隧道的設想。通過多年研究,臺灣通道共包括三個方案,一個是從福建長樂,經(jīng)平潭島,跨海峽抵達臺灣省新竹的北線,這條路線全長140公里,跨海部分大約124公里,是三個方案中最短的。目前京臺高鐵大陸段已經(jīng)建成通車,京臺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wǎng)主通道之一京港(臺)通道的一部分,以北京為起點,連接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多個地理單元,貫通京津冀、長三角、長江中游、海峽西岸、粵港澳等多個重要城市群和經(jīng)濟圈。
隨著福平鐵路的建成通車,預示著京臺高鐵已經(jīng)延伸至平潭,臺海通道北線也因此被寄予厚望。

中線方案則是以福建莆田為起點,經(jīng)南日島跨海俠最終抵達臺灣省苗栗縣,這一方案與北線情況類似,不過海上需要應對的氣候條件和水下地質(zhì)條件要更加復雜,且海水較深,施工難度比較大,因此沒有被廣泛關注。
而南線方案則是從廈門接入金門,跨海峽以澎湖列島作為節(jié)點,最終抵達臺灣省嘉義縣,雖然這條路線最長,全長能夠達到174公里,但可輻射臺中、臺南大部分地區(qū),因此戰(zhàn)略縱深優(yōu)勢要更加明顯,如今隨著廈門大橋項目取得新突破性進展,更多人開始關注這一南線方案。
一旦打通臺海通道,臺灣省將與大陸各地區(qū)實現(xiàn)高效連接,未來臺灣同胞坐著高鐵去北京將不再是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