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正打算買車,可能也在為油價發(fā)愁:

畢竟,近幾年油價一再上漲,繼續(xù)買油車,真的讓人很肉疼。

可說句實在話,油價再貴,也還不算現(xiàn)在最難受的事。

真正讓人心煩的,是這3件事,正在中國車市逐步上演了,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就是“汽車的保值率”基本上崩盤了。

而且不是只崩電車,連燃油車也一起塌了。

速騰來說,曾經(jīng)的“合資神車”,現(xiàn)在新款一上市,裸車價就砍到8.39萬,整整降了四萬多。

直接殺進國產(chǎn)A級車的價格區(qū)間。

帕薩特,曾經(jīng)是德系的“面子擔當”,現(xiàn)在也干到12.19萬——

五萬多的讓利,把它一腳踹進了“親民陣營”。

你說是優(yōu)惠?其實更像是“自毀身價”。

日系這邊也全線告急——軒逸、鋒蘭達、榮放全都在打骨折,動輒就是三四萬的讓利,眼神里滿是“求生欲”。

更夸張的是豪華品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雷克薩斯ES,那個曾經(jīng)得加價排隊買的“高冷代表”,現(xiàn)在優(yōu)惠直接砍掉8到9萬,門檻干到20萬出頭。

誰看了,都得說一句“破防了”。

此外,奧迪、奔馳也不再高高在上。

C級、A4L紛紛跌成了中級車的價格,直接從“神壇”掉進“打折區(qū)”。

說到底,這一輪大跳水,直接就干垮了保值率。

因為新車都不值錢了,老車還能值錢嗎?怎么可能!

考慮到這個變化,所以建議大家:

如果不是急需用車,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買車”。

因為參考這些趨勢,賣車時,真的會傷不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保值率崩盤”,第二件讓人難受的事,是汽車的技術更新速度,快到讓人“接受不了”。

現(xiàn)在買車就像買手機,兩三年一換代,這在過去根本不敢想。

以前買輛車,開個五六年沒什么壓力,十年八年換車都正常。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

拿朋友來說,2022年買了輛小鵬 g9,當時剛上市,30多萬落地。

買時覺得自己終于跟上潮流了,開出去特有面子。

結果呢?

不到2年,2025款小鵬 g9上市,不僅價格只要20多了,續(xù)航、配置還全面提升。

什么5c 充電,cdc 減震,雙腔空懸….直接標配。

我朋友開著自己的老g9,瞬間覺得手里的車不香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可能會說:“車更新?lián)Q代,不是很正常嗎?”

確實正常,但以前更新的是外觀,是配置;現(xiàn)在更新的,直接是汽車的“核心功能”。

譬如一年前買車的時候,銷售還跟你吹續(xù)航500公里、充電半小時;

現(xiàn)在一看,市場都卷到了700公里續(xù)航,充電15分鐘續(xù)航400公里。

而你那臺剛開兩年的車,瞬間成了“技術古董”,買都沒人愿意接盤。

技術進步本來是好事,但對咱們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買車的風險越來越大。

不說保值率的問題,可能到時候轉手,都沒人要,不是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還很難受的第三件事,則是很多品牌可能會“直接消失”。

還真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以前買輛車,最多擔心保養(yǎng)麻煩一點,配件貴一點,但總歸有人管。

現(xiàn)在不是了,有的品牌,說沒就沒了。

比如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廣汽菲克,2022年直接申請破產(chǎn),留下車主們一地雞毛;

還有那個讓不少人動心的威馬、高合,買車時信誓旦旦說“未來可期”,結果呢?

說走就走,留下一批車主,連個保養(yǎng)配件都找不到。

再比如現(xiàn)在的法系車,東風標致、雪鐵龍,十年前在街上隨處可見。

現(xiàn)在去4S店看看,基本上已經(jīng)沒人了。

買了車的人,每天都在擔心品牌,哪天突然宣布退市。

到時候自己手里的車,就真成了“孤兒”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別覺得這種事離你很遠。

現(xiàn)在市場競爭這么慘烈,一些小品牌、新勢力,燒錢造車、低價賣車,能堅持幾年?

他們自己心里都沒譜,消費者更是心慌。

你想象一下,辛苦攢了幾年錢,好不容易下決心買輛新車。

結果沒開多久,品牌倒閉了,后續(xù)售后沒人管,車子成了燙手山芋——

開也不是,賣也不是,這比油價漲個幾毛錢難受得多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總結下來,現(xiàn)在買車,可真得當心。

說白了,能不買車就不買了。

真的要買,也要選那些背刺力度小一些,保值率高一點,品牌穩(wěn)一點的車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