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是個活在咖啡杯里的

"存在先于本質(zhì)"是他的招牌理論,像杯沒加糖的黑咖啡。人不是上帝設(shè)計好的產(chǎn)品,而是在一次次選擇中把自己泡成茶或釀成酒。最殘酷的是,你永遠無法用"身不由己"當借口,因為每個"不得不"背后,都是你悄悄做的決定。

他管這叫"

這種哲學聽著讓人想逃,卻又像面誠實的鏡子——照見我們每個假裝忙碌的清晨,和那些不敢承認的、隱秘的自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他人即地獄。

02

每一句話都有后果,
每一次沉默也是如此。

03

人注定要自由;
一旦被拋入這個世界,
他就必須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04

生命本身沒有意義,
它的意義取決于你,
價值也不過是你選擇的意義。

05

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
首先應(yīng)該接受許多東西。

06

生活給了我想要的東西,

同時又讓讓我認識到那沒什么意義。

即使得到了自己的最愛,也依然會感到空虛。

07

人不外乎是他意圖成為的東西。
人實現(xiàn)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
因此,他就是他行動的總體,
就只是他的生活。

08

成長的標準就是:
拒絕別人以后, 沒有任何的愧疚感。

09

你之所以看見的,正是因為你想看見。

10

如果你獨處時感到孤獨寂寞,
這說明你沒有和你自己成為好朋友。

11

在人的一生里,我們是活在他人的眼中,又是被他人界定的,別人的凝視揭露了我們的丑陋或恥辱,但我們可以騙自己,以為他人沒有看出我們真實的樣子。

12

人像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擲到人生之中去。

13

所有的人把時間花在了互相解釋以及慶祝他們意見相同上。我的天,他們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見相同”這件事。

14

他人是我,

是另一個我,

是不是我的我,
是我所不是的人。

15

如果說“存在先于本質(zhì)”這句話是對的,

那么人就應(yīng)該對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