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到大理三月街,藥材市場上商戶云集,人潮涌動,買藥的抓住街期選購藥材,不買的也會到藥材市場逛一逛,聞聞藥草香。

走進今年的中藥材市場,上百個攤位沿街鋪展開,文山三七、昭通天麻、蒼山貝母、保山鐵皮石斛、西藏的蟲草、東北的人參鹿茸……形態(tài)各異的藥材被層層疊疊地碼放好,供人挑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熙攘的人群中,年近七旬的藥農楊慶華正用粗糲的手掌摩挲著一把雞血藤切片?!拔覀兗易鏊幉纳庖呀?jīng)好幾代了,年年都來三月街擺攤。從最初用小馬車拉藥來賣到開拖拉機、汽車運貨,我已經(jīng)在三月街賣了三十多年了?!睏顟c華指著自己的攤位笑道:“年年都喊累,年年都忍不住來,聞不到這股藥香,聽不見還價聲,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隔壁攤位上,身著白族傳統(tǒng)服飾的沈小四正熱情地向顧客介紹藥材。她和婆婆從上關趕來,這已是她們在三月街擺攤的第二十個年頭。

藥商 沈小四

現(xiàn)在大家都注重養(yǎng)生,所以這兩年來藥街買降三高、祛濕氣這類中藥材的人比較多,我們也與時俱進,跟著市場需求調整收藥品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今年的藥材市場上,除了傳統(tǒng)的中藥材,有的攤位還推出了便于攜帶的藥材茶包、研磨好的藥粉等深加工產(chǎn)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購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費者 張女士

我們一家三口今天專門來趕藥街,想買一點甘草、附片帶回家泡水、煮湯喝,這些新包裝既保留藥效又方便使用,我家準備多買點囤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深山到長街,從傳統(tǒng)飲片到精制藥包,藥街的繁盛,離不開世代藥農、藥商的與時俱進。隨著時代改變的,是攤位上的貨品形態(tài),不變的,是千年藥香里流淌的堅守與傳承。

記者:施瀅 楊文艷

編輯:陳琳玲

值周:張輝 胡亞玲

主編:李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