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3D 打印技術雖革新了制造業(yè),但每打印一次就產生不可回收的塑料廢料。

近日,浙江大學謝濤、鄭寧團隊 ( 博士生楊博為論文第一作者 ) 的一項最新研究,顛覆了這一困局——他們開發(fā)出全球首款可 100% 循環(huán)再生、且性能不衰減的光固化 3D 打印樹脂,讓 3D 打印材料實現(xiàn)“永生”!

這項研究以: Circular 3D printing of high-performance photopolymers through dissociative network design 為題,于 2025 年 4 月10 日,發(fā)表在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該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全新熱可逆的光點擊化學反應,并由此制造了可反復多次循環(huán)打印且具有優(yōu)異力學性能的光固化 3D 打印樹脂,有望實現(xiàn)“零廢料”的 3D 打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傳統(tǒng) 3D 打印的環(huán)保死結

當前,主流光固化 3D 打印依賴丙烯酸酯類材料,固化后形成難以分解的碳碳鍵網絡。即便采用可降解動態(tài)鍵(例如酯鍵、二硫鍵),回收時仍需添加新單體,導致材料性能逐代下降。更棘手的是,現(xiàn)有技術對材料主鏈結構設計限制極大,難以兼顧高強度與可回收性。

中國團隊的“分子樂高”黑科技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動態(tài)解離型二硫縮醛化學網絡,讓材料在“聚合-解聚”間自由切換:

1、光固化構建“分子樂高”:香蘭素(生物基原料)的醛基與硫醇單體在光酸催化下,通過點擊反應形成二硫縮醛鍵,20 秒內完成高精度 3D 打印。

2、解離再生如“拆積木”:80℃ 酸性條件下,二硫縮醛鍵部分斷裂生成含醛基/硫醇的低聚物,中和后穩(wěn)定保存。添加光酸即可重新打印,全程無需添加新單體!

3、主鏈結構自由定制:通過調整硫醇單體的分子結構(例如引入聚己內酯鏈段),可制備彈性體(斷裂伸長率 1250%)、剛性材料(模量 141MPa)甚至結晶聚合物,突破傳統(tǒng)可回收材料性能天花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循環(huán)性能碾壓現(xiàn)有技術

  • 100% 閉環(huán)回收:經 5 次循環(huán)打印,材料力學性能保持率 >95%,遠超文獻報道的同類材料。

  • 工業(yè)級應用驗證:成功打印牙套鑄造模具、金屬零件精密鑄型,模具使用后完全回收,樹脂零損耗。

  • 綠色工藝:溶劑可替換為生物基甲基四氫呋喃,全過程無 VOC 排放。生命周期評估顯示,對比傳統(tǒng)工藝碳排放降低 67%,有毒物質排放減少 81%。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技術的產業(yè)化前景廣闊:

1、精密鑄造:大幅降低航空航天、珠寶加工中金屬鑄型成本;

2、醫(yī)療器械:可重復打印個性化支具,減少醫(yī)療塑料污染;

3、太空制造:宇航員可在空間站循環(huán)使用打印耗材。

總的來說,這項來自浙江大學的前沿研究,不僅攻克了可回收材料“高性能”與“可再生”的互斥難題,更開創(chuàng)了動態(tài)解離化學設計的新范式。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s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