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在今天的高中校園里還在打著那些過時的雞湯。

什么不拼不搏,高三白活,什么全力以赴、頂峰相見……等等

不可否認,有一些確實對于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有所幫助,但是更多的都是一種雞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我們的那個年代,做任何事都希望能夠做到極致。什么任何事情做到極致你就是專家,之類的話語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的思考習慣。

但是在今天的學習上,讓孩子什么事情都做到極致,什么事情都全力以赴,尤其是讀書全力以赴,不是個好事兒。

因為教育不是一場百米沖刺,它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十年寒窗,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點一滴的事情,所以有必要給孩子們留一口喘息之機。

前兩天,北京兒童醫(yī)院開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十幾歲的孩子都開始拒絕上學了,你再讓他們全力以赴有用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這些就診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太過于讓他們全力以赴,才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對知識的渴望,才拒絕上學的。

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的故事,一個宋國人,每天看著禾苗長得很慢,急不可待把它們連根拔起。這些禾苗看上去比其他的莊稼是要高了很多,但實際上卻傷害的是他的人生,他的未來。

人都說要給孩子留后勁,不要拔苗助長。一個真正合格的、有能耐的孩子,他一定是在任何時候都是能力滿滿,狀態(tài)滿滿,而不是做什么事情都是畢其功于一役。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克拉說,教育不是填滿水桶,而是點燃火焰。

教育的真諦不在于搶奪跑道,而在于持續(xù)奔跑的能力。

就像是馬拉松選手需要控制配速,真正的學習應該是有張有弛的韻律活動

這樣要求學生對任何事情都做到極致的全力以赴,對學生來講是一件極大的損耗。

為什么那么多中小學的學霸,長大了以后默默無聞,很多都是年少的時候耗盡了他們生命的活力,等到年長以后就開始躺平了

所以站在時代的路口,回望那些被過度催熟的孩子,就像是提前綻放的櫻花。

雖然在早春的時候確實很漂亮,但注定要錯過夏天的生長。教育本應該就是靜待花開的守望,而不是揠苗助長的競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況且,孩子們所面臨的未來的生活,和咱們以往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當年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歷的價值,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不管用了。

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使命,也有他們自己的未來,更有他們自己的人生,咱們所要做的,是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保護好他們的初心,在他們受挫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就足夠了。

人生是持續(xù)終身的自我教育,沒有必要在起跑線就耗盡所有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