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同事開座談會遲到,新領導取消其慰問福利,隔天上級上門道歉
2023-12-15 12:05·職場火鍋
#文章首發(fā)挑戰(zhàn)賽#單位老朱退休后,在郊區(qū)租了一個農家小院,過上了養(yǎng)雞種菜的田園生活。老朱原來也是一位上進拼搏的青年,可惜的是他只懂埋頭干活,不懂人情世故,混得一地雞毛。人到中年萬事休,老朱想開了,進入了“靜音”模式,只求干好本職工作,不再懷有“野心”,主動邊緣化,不爭不搶,不哭不鬧,只要不侵犯自身利益,恨不能活成隱身人。
老朱屬于能準確認知自我的人,知道自己不擅長搞請客送禮、巴結溜須那一套,索性徹底放下了,當他不再追求名利之后,如同卸下千斤重擔,頓時感到渾身輕松。準時上班,卡點下班,不遲到早退,也不主動加班,屬于本職的工作盡力做好,額外安排的任務一律婉拒。無欲則剛,領導拿捏不住他,也就放之任之,對他進行“散養(yǎng)”,只圖他不惹事即可。

老朱退休后,退休金不高,只有5000出頭,比同一批入職的同事差不少,但他已經看淡了,夠用就行,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老伴屬于企退人員,養(yǎng)老金只有3000多塊錢,好在兒女爭氣,成家立業(yè),工作穩(wěn)定,收入尚可,不啃老,也不反哺,各自安好,歲月靜好。
老朱是農村孩子出身,骨子里有鄉(xiāng)土情懷,故鄉(xiāng)早已凋零,父母也入土為安,故鄉(xiāng)已回不去,只能在郊區(qū)租一個農家小院,一年一萬元,自己也承擔得起。養(yǎng)了一群土雞,種了半畝菜地,自己和孩子都吃不了,就給原來關系好的老同事免費送。有些老友周末就開車來抓雞摘菜,關系和諧,其樂融融。
老朱所在這個單位有一項優(yōu)良傳統(tǒng),年底都要走訪慰問退休老同志,稍微有一點小福利,一般都是米面油,東西不在貴賤,在于受尊重的溫暖。每年年底,老朱接到通知之后,都要回城里的房子,收拾干凈,坐等工會上門慰問。老朱的關系已經轉到街道,跟單位唯一的聯系就是年底這種慰問了,所以,這個送溫暖的活動是退休人員與單位的愛心橋梁。

去年的年初,單位正職退休后,從總部下派了一位年輕的林主任。可能是林主任在總部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又沒有基層工作經歷,對基層人員少了一些感情,工作上也不接地氣。比如,對退休老同志就不夠意思,年底的走訪慰問就取消了,改為座談會的形式,聽他講講自己的輝煌業(yè)績,享受老同志的熱烈掌聲,然后每人發(fā)一份慰問福利,讓老同志拎回家。
今年下大雪,老朱在農家小院鋪蔬菜大棚,接到單位電話,讓他回去參加座談會。老朱因為下雪,緊趕慢趕,還是遲到了。新領導林主任已經講話講到半截了,老朱才進會議室,感覺老朱不重視他,挑戰(zhàn)了他的權威,于是放下稿子,質問老朱為什么遲到了?老朱說,路上有雪,不太好走。林主任生氣地說,那你明知道下雪,為什么不早出發(fā)?
老朱本來就不在乎這種所謂的座談會,無非就是一種“作秀場”,沒有什么實質意義。老朱就回了一句,我覺得領導還是走家入戶送溫暖比較好。林主任一看這位退休老頭敢跟自己叫板,于是一拍桌子,你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單位的人,單位還給你發(fā)慰問福利,你就應該永遠感恩單位!既然你不關心單位,那單位也不關心你,今天的福利就取消你的了。
老朱一聽就被氣笑了,心想我一輩子都默默無聞,誰也沒關心過我,退休了還讓我永遠關心單位,領了兩袋米面油,就要永遠感恩單位。老朱低調老實了二十年,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今天被林主任當眾訓斥,哪里受得住這樣的羞辱,直接回懟道:我現在就去總部問一問,今天這份福利給不給我!說完,老朱扭頭就走,林主任當場愣住了。

老朱直奔總部紀檢監(jiān)督部門,蹲在上級領導辦公室不走,把林主任的作風問題一五一十地匯報了。上級也沒辦法,上面正在抓作風建設,不能讓這個問題成為反面典型,更不能讓這個問題影響年度考核,表示要認真處理。老朱說,你們不處理,我就繼續(xù)反映,直到解決為止。
第二天,老朱在家里休息,上級領導帶著幾個工會人員登門慰問,帶了一大堆福利,林主任沒有陪同,聽說,林主任還有其他問題,上級正在找他喝茶。
PS:原來的企事業(yè)單位都有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職能,有些規(guī)模較大的單位都設有老年管理部門,平時組織退休人員搞搞文體活動,逢年過節(jié)開展一系列走訪慰問活動,挺讓老同志感到溫暖的?,F在,企事業(yè)單位的老年服務職能移交給了街道,實際上就等于“甩向了社會”,再也沒人關心他們了。開座談會這種形式也有一定的好處,可以讓老同志了解單位發(fā)展情況,但有些領導只是走個形式,逃避了走家入戶的責任,這就違背了這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你們說對不對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