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為什么參軍之后服役地點至少要離家1000公里呢?那參軍者就不能把服役地選擇在老家本地嗎?有知道這個問題答案的朋友,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異地服役

在中國現有的征兵制度中,異地服役是一個已經被延續(xù)了數10年的基本原則。適齡青年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規(guī)定,通常都得遵守跨省服役的原則,而且分配地和他原籍也就是老家距離,不得少于1000公里。

中國兵源分配遵循的是一個叫做三三制的原則,它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地域平衡、專業(yè)適配,還有文化交融。這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地域平衡是指各省輸出兵員與接收駐地比例應該是在1:1.2左右,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戰(zhàn)略要地兵力充足專業(yè)適配是指,技術兵種按生源地教育水平來分配。

像江浙兵源重點補充海軍技術崗位。文化交融是指北方兵員要優(yōu)先派駐到南方部隊,以促進軍隊文化多元融合。

像2023年,我國在春季征兵的時候,河南向新疆軍區(qū)輸送兵源占總量的17%。而廣東省兵源的83%分配到北方戰(zhàn)區(qū),這種跨區(qū)調配能夠保障戰(zhàn)略方向的士兵密度是合適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樣,也會影響到士兵的分配比例。

國防部征兵辦會通過大數據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嚴格促進各地兵源分配比例趨于一個正常的水平。像發(fā)達地區(qū)邊緣跨區(qū)率是92%,而邊疆省份本地服役比例可以放寬到15%。

而且,特殊技術人才還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像核潛艇中有8%的士兵,可能就來自于設備的原產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治軍考量

那為什么士兵不可以服役于自己老家本地呢?

原來,這種設計是為了切斷地域扭轉,是一種治軍考量。首先,它能夠預防利益糾葛。像1990年代某集團軍通過整頓案例,發(fā)現本地兵占比超30%的單位違規(guī)違紀率是其他部隊的2.7倍。

而且它還能夠強化命令效力,跨區(qū)服役使新兵心理依賴從家庭轉向組織。他們的命令執(zhí)行響應速度能夠提高40%。

而且這樣也能夠陸續(xù)杜絕山頭主義,這是什么意思?紅軍時期湘軍鄂軍等地區(qū)抱團現象在當代部隊已經下降了0.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是例外?

但萬事都有例外,也不是說所有的士兵都得跨省服役。

如果軍人是裝備專家,他參與了國產航母建造,他可以在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領域就近服役。如果他是語言人才,像維吾爾族雙語兵種在新疆軍區(qū)本地服役比例能夠達到20%。

如果他是有醫(yī)學專長的人才,比如中醫(yī)藥大學畢業(yè)生,那他可以申請衛(wèi)勤崗位,跨區(qū)距離就可放寬至500公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他符合獨生子女政策,父母雙方年滿70歲,并且沒有其他子女也可以申請本省服役。如果他經歷過重大變故,家庭遭遇過自然災害,也可以在通過審核后臨時調整至臨近駐地。

如果他經歷了特殊婚姻,雙軍人的家庭也會允許一方在配偶駐地服役,但必須間隔5年以上才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在國際上,跨省服役這種現象是否比較普遍呢?美軍現在實行的是全球部署,但允許選擇駐地,但是這種情況導致他們的酗酒率高達17%。

俄羅斯軍人實行的是強制跨區(qū)服役,但在車臣這類特殊地區(qū),他們又保留了50%的本地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比之下,我們現在所實行的跨省服役的模式更好。比如說我們的新兵適應能力要比外國軍隊快上至少2.3倍,我們軍隊內部凝聚力指數維持在98.7分上下,涉及官兵家庭的違紀案例,僅占到了0.08%。

這也就是說中國軍人跨省服役跨的并不是地理上的距離,而是個人意識向國家意識的升華!大家覺得對嗎?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當兵為何不能在本地服役,至少要離家100公里?國家考慮很全面》2024年8月10日 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