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日,李作鵬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人說蓋棺定論,亦說死者為大,而對于這位曾犯下錯誤的開國中將的身后事,卻可謂是一波三折。

其子女本欲將父親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公墓方面甚至也表示了已經(jīng)布置好了告別儀式場地,可最終卻未能如愿被中央叫停。

李作鵬去世后,其子女迅速向親朋好友報喪。同時身為長子的李冰天還在家中布置了靈堂供親朋好友吊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歸葬之處,他們也聯(lián)系到了八寶山,還在八寶山預約了場地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然而就在一切井然有序安排之際(甚至于一眾四野同僚都已經(jīng)送到花圈,八寶山也布置好了場地),李作鵬長子卻接到了八寶山方面不能舉辦的通知。

究其原因,莫不是他日因果。

1914年,李作鵬出生于江西吉安縣。

1930年,只有16歲的李作鵬加入了紅軍,而所屬部隊則為紅一方面軍。

之后的1932年,李作鵬更是調(diào)任到了紅一方面軍司令部擔任情報參謀職務。

熟知歷史的朋友自然知悉,彼時的林彪早已是紅一軍團的軍團長。也正是這樣一段巧合的交集,為他們之后彼此的各種牽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時間線的推移,抗戰(zhàn)時期李作鵬為林彪115師偵查科科長、司令部作戰(zhàn)科科長;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李作鵬則成了東野一縱的副司令兼參謀長。戎馬倥傯的人,顯然是極其珍視戰(zhàn)友情的。

對于老首長(尤其是能帶你“成長”的老首長)也絕大多是又尊敬又服從的,也頗有那種“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意思,李作鵬當然也不例外。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李作鵬歷任海軍副司令員、常務副司令、海軍第一政委等職。職務上被不斷拔擢當然與其能力突出分不開,但也更與老首長林彪的提攜分不開。

對于林彪這位老首長,李作鵬自然也要“忠誠”。當特殊時期到來,李作鵬參與了“打倒海軍司令員肖勁光”等運動,架空了蕭勁光,也對一大批海軍將領進行了服從性管理、迫害。

1969年的九大上李作鵬當選了中央委員,可謂是如日中天。但政治斗爭從來都是波譎云詭的,旦夕之變從不稀奇。僅僅兩年后,九一三事件的發(fā)生,作為四大金剛之一的李作鵬自然難逃牽連,他也被隔離審查,政治生命就此終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1981年的特別法庭審判中,李作鵬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后減刑至16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些許體面的是,1985年李作鵬獲批保外就醫(yī),安排在了太原。

在太原,李作鵬是得到了較為細致的安排的。一如獨立住所,生活費用給予、優(yōu)先就醫(yī)、警衛(wèi)安保措施等。

但李作鵬這些較好的待遇之外,卻并不意味著是對于法律的褻瀆,而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義關懷。

1999年,李作鵬與夫人董其采獲批回到北京。2009年1月3日,李作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對于死,死者,中國人顯然是極其重視、莊重的。其子也在第一時間就安排了八寶山舉行告別儀式,可是其中卻遇到了阻撓。

這一點自然與其在十年期間與林彪關系密切進而導致的“個人歷史問題”有關,亦與八寶山公墓對安葬對象有嚴格規(guī)定、限制有關,還與輿論的發(fā)酵討論有關。

總之也就有了李作鵬最終未能葬入八寶山的結局,據(jù)傳他最后被葬入了北京郊區(qū)某處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