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苗 郭辰昊

在濟南萬象城附近的寫字樓里,藏著一家別有洞天的小眾書店——“還在書店”。沒有顯眼的招牌,也沒有刻意的營銷,卻在開業(yè)兩年間成為眾多讀者心中的“精神烏托邦”。店主西西用一種近乎“佛系”的姿態(tài),構(gòu)建了一個反商業(yè)邏輯的閱讀空間,也在實體書店式微的當(dāng)下,書寫著屬于小眾書店的生存密碼。

“圖書盲盒”變成一場雙向奔赴的對話

47 歲的西西坐在閱讀桌前喝著咖啡,說起開書店的初衷,眼神里閃過一絲溫柔,她說:“其實我從小就想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書店,把自己喜歡的元素集中在這家店里。”

學(xué)英語專業(yè)的她,畢業(yè)后進入一家醫(yī)療設(shè)備外企,過著朝九晚五的白領(lǐng)生活,卻始終覺得“心里缺了一塊”。

兩年前,西西辭去工作,把“一直占著腦子里某個角落”的想法變成了現(xiàn)實,“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店”。

還在書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在書店

起初,西西并沒有太考慮盈利問題,選址也選在了并不顯眼的寫字樓里。“如果你自己焦慮,那種情緒會影響給書店的氛圍?!彼M@里是一個讓人放松的地方,而不是一個被商業(yè)氣息包裹的空間。

書店開業(yè)后,西西留意到其他書店推出“圖書盲盒”活動,起初她并不認(rèn)同這種形式。作為一個清楚自己閱讀喜好的人,她堅信選書應(yīng)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主選擇。

然而,越來越多的獨立書店嘗試這種模式,她開始動搖,并嘗試推出“可許愿的圖書盲盒”,即通過讀者留言了解需求,再為他們挑選合適的書。

讀者們紛紛給西西留言,介紹自己的性格、喜好,或者收書人的特點。每當(dāng)收到這些留言,西西都能在腦海中勾勒對方的形象,再據(jù)此精心挑選書籍,搭配明信片、藏書票和小文創(chuàng),包裝成禮物的樣式?!霸谶@個過程中我覺得跟大家產(chǎn)生了一種交流。”

許多讀者收到書后,會驚喜地反饋:“這就是我想要的書!”這種互動讓她意外地獲得了成就感。

“我明明不認(rèn)識他們,但他們因為我的Vlog而信任我,甚至給我留言感謝。這種他們給我的正向反饋,反而讓我很感動?!蔽魑髡f。

從拒絕圖書盲盒到從中找到成就感和樂趣,西西沒想到這件事會給她帶來這樣的體驗。“還在書店”仿佛不僅是一個讀書的地方,還成了一個連接人與書的媒介,甚至成了某種情感的載體。

在“不盈利”中尋找平衡

西西的書店并不好找,能找到的讀者往往都是特意尋來的,他們喜歡這里的氛圍,覺得放松、自在,就像待在自己家里一樣。

書店書架上陳列的,多是店主西西個人喜愛的書籍,而非暢銷榜單上的熱門讀物。“有人說我這的書‘沒見過’,但這正是我想要的——如果讀者在別處都能買到,為什么要來我這里?”

對西西來說,這家書店更像是一個開放的書房,可以認(rèn)識更多喜歡看書的朋友。每個月末的讀書會,是她最期待的時刻。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不同的人帶著自己喜歡的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閱讀體驗。

“自己看書一定是有局限性的,”西西說,“但當(dāng)所有人都帶著自己喜歡的書來時,你會發(fā)現(xiàn)其他類型的書也很美妙?!彼ΨQ自己有點“假公濟私”,因為讀書會讓她的視野不斷拓寬。

店主西西的讀書筆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店主西西的讀書筆記

西西坦言,自己的書店并不以盈利為目的,更在意的是它的持續(xù)成長?!熬褪潜M可能讓大家感受到書店始終在成長,不斷做一些新鮮的事情?!?/p>

除了經(jīng)營書店,西西在閱讀上也有著自己的堅持。她以開放的心態(tài)品讀一些年輕作家的作品?!艾F(xiàn)在還有人堅持寫作一些優(yōu)秀的文字,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彼嘈艜r間會檢驗一切,或許某位不被看好的年輕作家,未來會成為一代文豪。

所以,她也希望讀者在選書時保持獨立思考,不要過分依賴他人的評價,而是親自去感受。

這家書店或許不大,也不夠顯眼,但它承載著西西和許多愛書人的熱情。在這里,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位走進來的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角落。

“獨立書店能生存下去,這也給人更多開辦獨立書店的信心。”在西西看來,更多獨立書店的出現(xiàn),代表著城市居民對閱讀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yīng)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