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個還沒上學的孩子,并且他已經開始看電視玩手機,而且還沒近視,一定要認真看完這篇文章,因為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我家女兒,今年10歲,上小學4年級,班里合計40個同學,單是已經戴上近視鏡的就已有將近20個。
當然,另外20個沒戴眼鏡的就不一定沒近視,因為據我觀察,這些沒戴眼鏡的孩子,普遍在班里的前幾排,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是沒近視,而是度數還沒達到坐如此近看不見黑板的程度。

據國家疾控局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達51.9%,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為21.7%,小學生近視率為45.7%,初中生為80.7%,高中生為85.7%。
為什么這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近視了,即使我不說大家也知道罪魁禍首是電子屏幕。
其實,過早、過多接觸電子屏幕,除了會導致近視,對孩子還有兩個更大的潛在傷害。
只是這些傷害不像近視那樣容易被察覺,往往被父母忽視了。
①影響智力發(fā)育
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的江帆教授團隊,曾做過一項覆蓋10省市、22萬名兒童,長達6年的跟蹤調查。

研究人員分別在孩子9月齡、 12 月齡、18 月齡、24 月齡、36 月齡、48 月齡、72 月齡多個關鍵時間節(jié)點,對孩子展開長期追蹤調查。
期間,不僅評估其日均屏幕使用時長、屏幕內容接觸類型及使用方式,還定期監(jiān)測認知發(fā)育、語言能力及心理行為等方面的發(fā)展狀況。
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接觸屏幕的時間越早、越長,對大腦發(fā)育的負面影響越大,尤其是智力、注意力和語言能力方面。
②影響語言和社交能力
前段時間我去口腔診所看牙,遇到一個小男孩,大概3歲的樣子,她奶奶在那看牙,他就安靜的坐凳子上等著,我看他年紀小,就想陪他玩玩。

結果全程30多分鐘,無論我怎么跟他互動他都一言不發(fā),兩眼就瞪著前方播動畫片的屏幕一動不動。
按說這個年紀的孩子,就算怕生,也會用簡單的詞匯或者手勢、眼神回應,可他這樣,明顯是語言和社交能力弱化的表現(xiàn)。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于社交和語言學習的敏感期,電子設備是單向的,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若孩子長時間沉迷于屏幕,與現(xiàn)實中人的互動自會減少,社交、語言能力自然得不到鍛煉,難以正常發(fā)育。
幾歲可以看電視?
孩子多大能看電視?如何幫助孩子科學的使用電子產品?

作為一名家長,尤其是一名育兒博主,我看過很多類似的研究。
雖然專家們的建議各有不同,但大方向上基本一致:孩子三歲前,盡量不要接觸電子屏幕。
比如,耶魯大學兒童發(fā)展研究會的專家們曾將100名3歲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通過講故事、看繪本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美人魚”,另一組則直接在電視上給孩子們播放動畫片《小美人魚》,10分鐘后對兩組孩子進行內容考核。
結果發(fā)現(xiàn):看繪本的孩子記下的內容比看視頻的孩子多出30%以上。
為什么更具體、更直觀的視頻,反而無法讓孩子記住更多內容,很多家長對此表示不理解?

專家通過腦電圖儀檢測發(fā)現(xiàn):孩子在看電視時,腦內控制睡眠的α波極其活躍,進而影響到負責思考與專注的β波,這表明孩子思考、專注能力未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并不適合看視頻。
如何科學地看電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子設備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家家戶戶幾乎都有手機、平板、電視、電腦等設備。
孩子生活在電子時代,想要完全隔絕手機、電視不現(xiàn)實,就像我家女兒,上小學了,無論是提交作業(yè),還是下載試卷都要用到手機平板。
家有年齡小的孩子,到底如何科學的管理電子屏幕呢?下面是我綜合美國兒科學會以及一些權威專家的觀點,整理的一些建議,或許能幫到各位:

第一:年齡與觀看時長
0-2歲的寶寶不宜接觸任何形式的電子屏幕;
3-6歲盡量避免接觸電子屏幕,接觸的話,單次不宜超過20分鐘,單日累計不超過1小時,且越短越好。
且要遵循“20-20-20”原則,即每20分鐘遠眺20英尺(約6米)外20秒。
第二,內容選擇
選擇教育性強,畫面清晰的內容,避免暴力與低俗節(jié)目;
能選擇電視,就不要選擇手機、平板;
盡量與孩子共同觀看,并與孩子對視頻中的內容展開討論;

第三,避開特殊時段
避免在吃飯時看手機、電視,因為這會剝奪孩子探索食物的機會,導致孩子飲食過度;
避免睡前看電視、手機,尤其是5歲以下的孩子,正處于大腦高速發(fā)育的階段,睡前1小時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
你支持3歲以下的孩子看電子屏幕嗎?為什么?
歡迎評論區(qū)留下您的言論,供其他有類似需求的家長參考討論。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立即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