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高速仙洪段交工驗收
4月22日,武松高速仙洪段,凌空飛架的銀灰色巨龍躍然于水鄉(xiāng)阡陌間。日前,這條橫這條縱貫江漢平原的黃金動脈(仙洪段),通過交工核驗程序認證,正式進入通車倒計時階段。

圖為彭場收費站即將投入使用
武松高速公路全長222公里,起于漢南區(qū)武監(jiān)高速水洪樞紐,止于松滋市南海鎮(zhèn),由武漢段、仙桃至洪湖段、洪湖至監(jiān)利段、監(jiān)利至江陵段、江陵至松滋段等5段組成。通過平行于漢宜高速的動脈級分流設計,將系統(tǒng)性緩解滬渝高速超飽和運載壓力,實現既有路網結構性補強與改擴建工程的協(xié)同共振。

48公里銀龍縱貫仙桃四鎮(zhèn),30座虹橋凌空架設,橋隧集群達82.74%。不是山區(qū)的高速公路,為何也有這么多高架橋梁?湖北交投高路公司仙桃指揮部副指揮長朱國濤介紹,前期勘測時,發(fā)現路段以軟地基為主,修建高速猶如“豆腐里插筷子”,淤泥地段易造成沉降,因此采用高架橋方案,土地資源也得到有效利用。
經測算,該高速較路基方案節(jié)約了1050畝土地,通過橋下苗圃方陣、匝道三角經濟林帶構建起立體復合開發(fā)模式。施工棄渣經精準調配,再削臨時占地860畝,實現渣土零廢棄的生態(tài)閉環(huán)。

武松高速的高架橋能穩(wěn)穩(wěn)立起來,全靠一根根深入地下的"定海神針"——最深能扎進地下50多米的水泥樁基。為了讓工程又快又好,施工團隊搬出了四大智能新科技:像搭積木一樣用液壓模板快速拼裝橋體,給水泥樁安裝"智能體檢儀"實時監(jiān)控質量,用無人駕駛的壓路機精準鋪瀝青,還有能自動配料的智能攪拌站。憑借這些高科技,施工團隊提前預制了1.2萬塊橋面"預制件",整個工程比原計劃提前14個月完工。

目前,武松高速公路監(jiān)利至江陵段、洪湖至監(jiān)利段已建成通車,仙桃至洪湖段、武漢至仙桃段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車,江陵至松滋段將于2026年建成通車。屆時,武漢至松滋車程將縮短至3小時以內,將極大改善仙桃市東南部出行條件。
你知道嗎
仙桃8個已通車的高速口
仙桃、仙桃東、仙桃北
沙湖、排湖、陳場、毛嘴、珠磯
其中1個在建
即隨岳高速 剅河出入口
3個即將通車
即武松高速 楊林尾、西流河、彭場
期待ing
仙桃交通更加便捷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chuàng)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lián)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yè)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yè)、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lián)系刪除。本公眾號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仙桃日報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