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一種號稱“純天然、無污染、富含礦物質”的綠色食鹽在各大電商平臺和健康食品店熱銷,價格比普通食鹽高出3-10倍,卻依然吸引大批消費者搶購。商家宣傳其‘弱堿性’“不含抗結劑”“源自深海/巖鹽”“補充微量元素”,甚至聲稱能“排毒養(yǎng)顏”“調節(jié)血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這類“綠色食鹽”真的更健康嗎?我們購買了5款熱門產品送檢,結果讓人意外……
實測對比:綠色食鹽 vs 普通食鹽
我們選取了市面上熱銷的竹鹽、玫瑰鹽、湖鹽、海鹽、低鈉鹽5類“綠色食鹽”,與普通精制鹽進行對比檢測,重點分析:
?鈉含量(是否真的低鈉?)
?礦物質含量(是否真的更營養(yǎng)?)
?重金屬風險(是否安全?)
1. 鈉含量對比:多數“綠色鹽”并不低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論:除低鈉鹽外,其他“綠色鹽”鈉含量與普通鹽幾乎無差異,控鹽效果微乎其微。
2. 礦物質含量:營銷噱頭>實際價值
商家常宣傳綠色鹽“富含鈣、鎂、鉀等礦物質”,但實測發(fā)現:
- 玫瑰鹽的鐵、鈣含量略高,但每天吃鹽僅幾克,這些礦物質可忽略不計
- 竹鹽經高溫烤制,部分礦物質已破壞,不如直接吃蔬菜
- 低鈉鹽添加了氯化鉀,確實對高血壓人群有益
專家提醒:
“靠吃鹽補礦物質不現實,一根菠菜的含鐵量遠超你吃一年玫瑰鹽。” ——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張教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安全隱患:部分產品重金屬超標!
送檢的某款“深海海鹽”檢出鉛、砷含量接近國標上限,長期攝入可能損害神經系統(tǒng)。原因是部分海域污染被帶入鹽中,而商家未嚴格過濾。
避坑指南:3類“綠色鹽”不建議買
? 1. 夸大功效的“養(yǎng)生鹽”
- 如:“竹鹽排毒”“玫瑰鹽美容”→ 無科學依據,鹽的主要成分仍是氯化鈉
- “古法手工鹽”→ 可能未經過重金屬檢測,安全性存疑
? 2. 顏色鮮艷的“特色鹽”
- 如:粉色玫瑰鹽、黑色火山鹽→ 天然色澤雖無害,但若異常鮮艷可能添加色素
- “翡翠綠鹽”→ 部分產品檢測出含銅化合物(長期過量傷肝)
? 3. 來源不明的“進口鹽”
- 如:“某國深海鹽”“千年巖鹽”→ 部分小作坊產品無檢測報告,重金屬風險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正值得買的鹽:只有這2種
? 1. 低鈉鹽(適合高血壓人群)
? 2. 普通加碘鹽(適合大多數健康人群)
- 成分:氯化鈉+碘酸鉀
- 優(yōu)點:防甲狀腺疾病,性價比高
- 注意:甲亢患者需選無碘鹽
消費者自保3招
- 看配料表:只有“氯化鈉”或“氯化鈉+碘酸鉀/氯化鉀”最安全,警惕冗長添加劑列表
- 查檢測報告:要求商家提供重金屬、污染物檢測證明(尤其是網購產品)
- 理性看待營銷:鹽就是鹽,別指望它治病美容
結語
“綠色食鹽”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但高價≠高質??佧}的關鍵是減少總攝入量,而非追求“高端鹽”。下次再看到“神奇鹽”廣告,記得先查證,別交智商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