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聲的回鳴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溫度

作者手書
92歲挑戰(zhàn)《滕王閣序》,下一個目標(biāo)是《離騷》
文/ 葉星
歲月流轉(zhuǎn),倏忽間就九十多歲了。
為了對抗各種衰退,除了做家務(wù)外,每天堅持寫毛筆字,無論寫得好不好,權(quán)當(dāng)鍛煉身體。
還在網(wǎng)上跟同事打麻將,可以動腦子,但是,時間長了,感覺打麻將比較容易,起不到鍛煉腦力的作用。
恰逢小同事在群里分享她的作文,激起我的興趣,寫了幾篇,但還是感覺力度不夠大。
尤其今年發(fā)現(xiàn)記憶力雪崩似下降,有些不知所措,該不是老年癡呆的前兆吧。于是網(wǎng)上查詢,看到各種方法,無非還是用腦。思來想去,或許背書是強度最大的吧。

作者手書
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背書算是輕車熟路,那時背過各種“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等……
也讀過滕王閣序,但沒有背,因為比較起來我覺得它語言晦澀,詞藻堆砌,典故太多,本人所具文化基礎(chǔ)根本消化不了,雖然讀過幾遍,實在沒有背下來的打算。
幾經(jīng)猶豫,還是鼓起勇氣挑戰(zhàn)一下,并在同事群發(fā)出倡議,共讀共背。然而,雖有人應(yīng)答,卻不敢實施。
沒人陪伴,有點孤獨,但還是決心闖一闖。
滕王閣序通篇只有七百多字,我背下來居然花了兩個多月,終于在四月二十三號,世界讀書日完成。

作者手書
回想起來,這真是一段艱辛之旅。
開始想背通篇,試了幾次,完全沒有可能。咋辦呢,就試著分段,各個擊破。
根據(jù)內(nèi)容分成八小段,一段一段的背,就像滾雪球,慢慢越滾越大,滾完為止。
還有,背誦文章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語言晦澀典故太多是難背的關(guān)卡。
感謝DeepSeek的發(fā)明者,我可以隨意查詢,對話。只是對于我來說,腦子像灌滿了水,所有新的訊息都入眼不入腦,當(dāng)時明白轉(zhuǎn)眼就忘記了。
幾十個典故查了個遍,讀起來仍然不知所云。
最后,只剩下死纏爛打,不依不饒。

作者手書
——睡前讀幾遍,早晨讀幾遍,白天抄寫幾遍,直到背下來了為止。兩個月里,我毛筆抄寫用掉的紙張足有一寸多厚。
哈哈,在我的糾纏不休面前,《滕王閣序》終于低下它那高貴的頭顱!
小時候沒有登頂?shù)纳椒?,在九十多歲的晚年被我征服,豈不快哉!
趁讀書日,趕緊把我的喜訊發(fā)到群里分享,引得大家一片驚訝感嘆。
又趁此熱氣,我宣布下一個目標(biāo),背《離騷》。
為什么,我必須立刻當(dāng)眾宣布,不給自己留下余地。
作者:葉星,湖南人,92歲的快樂奶奶
~the end~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