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月2日《解放日報》

文 :陸其國

01趙元任南下上海迎羅素

1920年秋,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伯特蘭·羅素應梁啟超、張東蓀邀請,來中國進行學術巡回演講。這也成為五四時期影響中國知識界的一件大事。

為迎接這位重量級大師來華巡講,邀請方為他物色了一位堪稱不二之選的翻譯,他就是當時正在清華任教、不滿三十歲的趙元任。趙元任也是當年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一起,并稱“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中最年輕的導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劍橋大學任教時期的羅素

1920年10月12日,趙元任到達上海。翌日上午,黃浦江上薄霧蒙蒙,趙元任一眼就看到了停泊在碼頭上羅素乘坐的那艘“波謅”號輪。上海是羅素在中國巡回演講的第一站。趙元任后來在日記中寫道:“羅素極像我從照片及描述中所想的模樣,惟看起來比我想象的更強壯、更高、儀態(tài)更優(yōu)雅。由于我們在哈佛有共同朋友,所以我易于結識他?!?/p>

在羅素到達上海的第一天和第二天,邀請方在上海市區(qū)和吳淞,分別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會。歡迎會都是先由邀請方致歡迎詞,然后羅素致答辭,接著是他女友勃拉克(又譯多拉·布萊克)起身講話。這些歡迎詞,以及羅素和勃拉克的答詞,都是他們每講完一段,趙元任便翻譯一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0年10月13日,上海7個社團為羅素舉行歡迎會,圖中坐在中間的即是羅素與勃拉克小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0年10月14日,趙元任(右一)與羅素(左四)、勃拉克小姐(左五)等人在旅館前合影留念

當時羅素在華擬有五大演講內容,涉及哲學、物理、心理學、數(shù)學、邏輯學、社會學等,范圍很廣,而趙元任的學術背景基本能涵蓋這些領域。另外他掌握本國語言的能力很強,懂不少方言。

02在翻譯中體驗“樂趣”

羅素在上海短暫停留后,趙元任即隨其經(jīng)杭州、南京、長沙,北上去北京,這一路上自然會有許多故事。趙元任說:“我利用這種機會演習我的方言?!北热绲胶贾莺?,他就用杭州方言翻譯羅素和勃拉克的講話,并說“杭州方言實際上是一種吳語,因曾為南宋首都,故帶官話語匯”。有的地方方言,趙元任更是現(xiàn)學現(xiàn)用。比如去長沙途中,同船的有曾游學英國七年的湖南人楊端六,趙元任就向他學習湖南方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素在北京與講學社同仁合影。前排右起:羅素、勃拉克、蔣百里,后排右起:孫伏園、王賡、趙元任、瞿世英

到了北京,蔣百里在東城遂安伯胡同二號找到一所四合院,安排趙元任和羅素住在一起。羅素和勃拉克住北上房,趙元任睡東廂房,西廂房做書房。不過對趙元任來說,讓他難忘的是11月5日這天,迎來了讓他仰慕已久的梁啟超到訪。趙元任說:“那是我第一次會晤這位著名學者和大人物,在1900年,每個月我們都引頸盼望閱讀他所主編的《新民叢報》?!?/p>

很快,羅素在北京大學開始了他在北京的第一場演講,那天前來聽講的約有1500人。從臺上望下去,人頭攢動,他們多是慕名而來。趙元任在這年11月10日羅素第二場演講后的日記中寫道:“我照著己意大加引申說明……以譯員的身份講,比主講人講,更有樂趣,因為譯員講后才引起聽眾反應?!?/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歡迎羅素的報刊文摘

如趙元任對羅素的研究領域了解不夠,或者他自身知識儲備不足,顯然不可能在為羅素翻譯中,體驗到他所說的“樂趣”。趙元任在日記中還提到,羅素在北京師范大學的演講中講到的哲學“老問題”,比如:什么是物質?不足掛齒!什么是心意?無關重要!趙元任說:“我翻譯起來頗覺困難,只能說那是一種英文文字把戲?!痹谒磥?,“需要大加思考以證明沒有思考”這句話,反倒容易翻譯。

趙元任還講過一個故事,那是有一次勃拉克小姐在北京師大演講,也是由趙元任擔任翻譯。勃拉克在演講中提到了未婚男人和未婚女人。趙元任說:“中文的‘婚’字,男子是‘娶’,女子是‘嫁’,我給翻擰了,成了‘男不嫁、女不娶’。聽眾當然大笑,勃拉克莫名其妙,我只得小聲對她說,‘現(xiàn)在沒時間解釋,以后再告訴你’?!?/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素與勃拉克在中國

03完全可尊敬的英國紳士

接下來更多的便是與羅素演講有關的一連串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蔣百里創(chuàng)辦、瞿世英任編輯的《羅素月刊》出版。當時羅素不知道趙元任正在和后來成為其妻子、當時還是醫(yī)生的楊步偉在交往。那天羅素要在北京師大演講,他已經(jīng)到了,可翻譯趙元任還沒到,他只能在臺上干等著。趙元任后來回憶道:“看到我和女孩子(楊步偉)進來,他(羅素)低聲對我說:‘壞人,壞人!’”從中或許也可看到羅素說話風趣的一面。

1921年3月,距北京三四百里的保定育德中學邀請羅素前去演講,他欣然前往。趙元任說:“盡管羅素思想激烈,在日常習慣上,他卻是一個完全可尊敬的英國紳士。他在不生火的大禮堂演講,一向堅持脫掉大衣?!苯Y果就是在保定育德中學的這一脫,羅素受了涼。他回到北京后即發(fā)起高燒,住進一家德國醫(yī)院診治后,還查出左右兩肺均發(fā)炎,身體極為虛弱。直到4月17日,大夫才宣布,羅素已無危險。5月3日,羅素又開始會客并接受采訪。而此時倫敦的報紙,竟出現(xiàn)羅素在中國病逝的報道。知道這一消息,羅素不由笑道:“告訴他們,我的死訊太過夸大其詞?!?/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元任、楊步偉與羅素、勃拉克小姐和班奈特屋頂花園小聚

事實也確實如此,趙元任回憶道:“他(羅素)的健康恢復得很好,在回英國前,還作過若干次演講,并參加幾次盛大宴會。”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聚會,尤其是在此期間,趙元任和楊步偉走進了婚姻殿堂,并請羅素、勃拉克小姐還有英國公使館的班奈特到他們租住屋的屋頂花園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