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有一所知名的師范類大學,其中有一位攻讀文科專業(yè)的研三學生。這位學生土生土長于南京市,從小就對教育事業(yè)懷揣著無比的熱愛與憧憬,他的理想便是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將知識的火種傳遞給更多的年輕學子。

正因如此,從 2024 年初起,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南京市的教師編考試的準備之中。每日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還未完全灑向大地,他便已坐在書桌前,專注地翻閱著備考資料;夜晚,繁星點點,他的房間依然燈火通明,還在不斷地刷題、總結知識點。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筆試環(huán)節(jié),他憑借扎實的知識儲備和出色的應試能力,一舉奪得第一名的佳績。而在面試中,他更是以從容自信的姿態(tài)、清晰流暢的表達以及對教育問題的獨到見解,獲得了 84.4 分的高分,再次位列榜首。就連體檢環(huán)節(jié),他也順利通過,仿佛一切都在朝著他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然而,命運似乎在此刻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畢業(yè)論文的盲審中,一位盲審專家對他的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打出了 91 分的高分,評定等級為優(yōu)秀,并同意他進行答辯??闪硪晃幻弻<业脑u價卻截然不同,僅給出了 59 分,評定等級為較差,堅決不同意他答辯。
這一結果意味著,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這位碩士研究生至少需要花費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對論文進行精心修改,然后再次送審。只有送審通過,他才有資格參加畢業(yè)答辯。
而教師編的學校明確要求,新入職的教師必須在 8 月初攜帶畢業(yè)證和學位證前去報到??扇缃?,從時間上來看,已然是來不及了。

這位碩士研究生滿心的委屈、憤怒與不解。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苦撰寫的論文,為何會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評價。他甚至懷疑自己遭受到了惡意評審,畢竟自己為了這篇論文付出了無數(shù)個日夜的心血,從選題的深思熟慮,到資料的廣泛收集,再到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的反復斟酌,他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他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感覺自己的未來瞬間變得一片迷茫。
網(wǎng)友們對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議論:“打不及格的,一定要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畢竟專家肯定是認真看過的。如果只是隨意給個不及格,卻不指明問題所在,那怎么能讓學生明白如何改進呢?”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說不定是遇到了既外行又缺乏職業(yè)道德的老師!正常來說,盲審應該是由三位老師進行的!倘若另外一位老師的評審結果也是優(yōu)秀!那就應該跟學校積極溝通,通過學校提起復議,爭取一個公正合理的結果!”
“我年年都參與盲審很多博士碩士論文,只要不是特別差的,一般情況下都能過關。但是有些論文確實質量糟糕得慘不忍睹,實在讓人無法容忍,只好讓作者修改之后再次提交盲審。通常來說,盲審不過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論文本身的質量太差?!?/p>
盲審的設立初衷就是為了切實保證論文的質量,防止在評審過程中出現(xiàn)放水的現(xiàn)象。盲審沒有通過,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專家的人品存在問題,學生自己也應當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
不過話說回來,學生也著實不容易,歷經(jīng)三年的寒窗苦讀,正面臨畢業(yè)找工作的關鍵時期,只要論文不是差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假如三位專家中有兩位通過而僅有一位不通過,應該允許學生修改后通過。但要是有兩位專家都沒有通過,那肯定是無法通過的。像這次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結論還相互沖突的情況,確實有點奇怪。

一般而言,給出優(yōu)秀評價的,如果不是因為相互認識,那通常是文章確實寫得出類拔萃才會給予。同理,給出差的甚至不及格評價的,那也必然是文章存在重大缺陷,或者作者的態(tài)度極不端正,以至于讓人根本沒法看下去才會給出這樣的分數(shù)。面對這種罕見的情況,建議學生走走申訴通道,說不定能碰碰運氣,爭取一個更好的結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