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yī)生總是在說,是藥三分毒,沒有副作用的藥物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話雖然這樣講,但真的遇上了這些副作用,還是挺讓人感到難受的。之前,張醫(yī)生發(fā)表了一個關于氨氯地平的作品,閱讀量還不錯,也收到了不少留言,其中就有一位朋友提出,他正在服用這種藥物,每天都會出現(xiàn)下肢水腫,于是就來征求張醫(yī)生的意見。

有一定醫(yī)學知識的朋友都知道,作為高血壓治療的常用降壓藥,氨氯地平以其長效、平穩(wěn)的降壓效果受到青睞。然而,約10%-15%的朋友在服藥后會出現(xiàn)下肢水腫,尤其是腳踝和足部。這種副作用雖不威脅生命,但可能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至讓部分朋友擅自停藥,導致血壓失控??梢哉f,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聊到這里,第一個問題就出現(xiàn)了,為什么氨氯地平會引起下肢水腫呢?氨氯地平屬于“地平類”降壓藥,學名叫鈣通道阻滯劑,通過擴張小動脈來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注意了,敲黑板了,這種藥物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對靜脈和毛細血管的擴張作用較弱。這種“動脈-靜脈擴張不匹配”會導致以下3個連鎖反應:

首先,會導致血液滯留:動脈擴張使更多血液流入下肢,但靜脈擴張得不那么明顯,再加上重力的原因,使得血液回流不足,淤積在微循環(huán)中。之后,隨著壓力的不斷升高,毛細血管內的靜水壓會不斷升高,這就會迫使液體滲入到血管外的周圍組織間隙。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液體易積聚在腳踝、足部等低垂部位,這就會表現(xiàn)為水腫下午加重、晨起減輕。
這種現(xiàn)象在女性、老年人、久坐或久站者、合并糖尿病者中比較多見。聊到這里,第二個問題就出現(xiàn)了,為何這幾類人容易出現(xiàn)水腫呢?女性容易出現(xiàn)這種問題,是因為激素會影響血管通透性,液體更容易從血管里跑出來;老年人是因為血管彈性差,回流更差導致的;久坐或久站者是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暢;合并糖尿病者是因為他們的微血管發(fā)生微血管病變導致的。

聊到這里,第三個問題就出現(xiàn)了,我們該如何判斷水腫是否與藥物相關?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腫有以下3個特點:首先,水腫多從腳踝開始,對稱性腫脹,少數(shù)會累及到小腿。其次,癥狀在早晨較輕,下午或長時間站立后會明顯加重。這一點在醫(yī)學上還有個名詞,叫晨輕暮重。第三點最為重要,這類病人通常不伴疼痛、皮膚發(fā)紅或呼吸困難。
當然,這里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警惕其他病因導致的水腫,若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yī):如果單側下肢突發(fā)腫脹:可能是深靜脈血栓。如果水腫伴泡沫尿、乏力,這可能提示腎病綜合征。如果水腫合并呼吸困難、咳嗽,警惕是心力衰竭。
聊到這里,另一個問題就出現(xiàn)了,面對這種水腫,我們該如何去應對呢?說實話,這種副作用看似不嚴重,但對用藥的朋友而言,委實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但會在生理上,帶來一定的損害,還會在心理上造成不小的影響,對血壓的控制,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底該怎么辦呢?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的醫(yī)生,應對方案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張醫(yī)生總結出比較常用的,也是比較有效的緩解水腫的5個實用技巧,當然,前提是輕度水腫,這種水腫是無需停藥的。
1、抬高下肢,日常生活中,在坐或躺著時,用枕頭墊高雙腿,高于心臟水平,促進靜脈回流。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每天午休或睡前只要下肢抬高30分鐘,就可以減輕下午的水腫程度。
2、穿戴彈力襪,選擇15-20mmHg壓力的一級醫(yī)用彈力襪,晨起前穿戴,睡前脫下。注意,這里有一個小知識點一定要知道,有皮膚破損或感染的朋友不要輕易使用,需醫(yī)生評估后方可使用。
3、調整生活習慣,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時要起來活動5分鐘,做踝泵運動,就是勾腳和繃腳交替進行,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要控制鹽攝入:每日鹽量<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如果有時間,還建議朋友們每日測量腳踝圍度,觀察水腫變化,為醫(yī)生調整方案提供依據(jù)。

4、中藥輔助,經??磸堘t(yī)生作品的朋友都知道,張醫(yī)生對于濫用中藥的現(xiàn)象是深惡痛絕的,但是,對于緩解下肢水腫,中醫(yī)中藥卻是有自己獨到的地方,前不久,有一位朋友使用茯苓30g+澤瀉20g煎水泡腳,每日1次,真的把水腫消下去了。當然,張醫(yī)生是不建議朋友們看到這里就照貓畫虎,也這樣使用,您必須要咨詢中醫(yī)專業(yè)的醫(yī)生,得到他的同意之后,才可以使用。
5、適度運動,散步、游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全身循環(huán),減少液體滯留。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大家都在講,張醫(yī)生就不在這里浪費時間了。
眼尖的朋友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里是沒有藥物調整方案的,那么,我們該何時調整用藥呢?張醫(yī)生的建議是,若上面的處理方式效果不佳或水腫比較嚴重,我們可以采取以下這些措施:首先,減少藥物劑量,小劑量氨氯地平可降低水腫風險,同時聯(lián)合其他藥物維持降壓效果。其次,更換藥物劑型,比如左旋氨氯地平,去除了易引起水腫的右旋成分,水腫發(fā)生的概率會更少。

最后,如果上述辦法都無效,我們還可以選擇替代藥物。但張醫(yī)生有兩點想提醒朋友們,1、切勿自行停藥或換藥,以免血壓波動。2、利尿劑對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腫效果有限,濫用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
總的來說,氨氯地平引起的水腫雖常見,但通過科學應對完全可控。關鍵在于早期識別、合理干預,并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方案。記住,控制血壓仍是首要目標,切勿因小失大。做好日常護理,配合醫(yī)療建議,您依然可以安心享受健康生活。
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我會帶您了解咱們國內最前沿的醫(yī)學知識,我是張醫(yī)生,下次再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