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見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我們的故事,就像今年的春天一樣,一瞬而至

策展人:郭佳鑫(三金)

主辦單位:WEART

承辦單位:曬·文化力創(chuàng)想中心

展覽時間:2025.03.22-04.22

展覽地址:OCTsee文化力創(chuàng)想中心B1層

上海靜安區(qū)山西北路108弄11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肖瀟Casper

當代藝術家,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于蘇州,研究、創(chuàng)作和教學涉及,布面、繪畫、數字藝術、綜合材料,以及在地藝術實踐。

近期的創(chuàng)作聚焦于疫情后人們的內心變化,試圖用人們積極的一面去創(chuàng)造新的視覺敘事方式,希望用人們純真的一面去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

2025年,《晨》《思》《當下》選入上?!翱匆姶禾臁钡谝黄?/p>

2024年,《這里的藝術家們》《初心》《腦門》選入上海松江府群展

2024年,《耶》《哇塞》《合唱團》《醉美》選入杭州文博會

2024年, 受邀參加“之江村藝術家駐留”項目

2020年,《向左?向右?》參加蘇州藝術志眾志成城丹青有愛線上展

2016年,《紅楓 》選入蘇州藝術志“視界”線上展

2007年,《年華》選入四川美術學院年展

2007年,《麻辣小冤家》獲四川美術學院優(yōu)秀作品獎,并選入央視播放

 人物 | 肖瀟——看見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人物 | 肖瀟——看見春天|This spring,falling in lov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腦門》布面丙烯 40*5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初心》系列NO.2 布面丙烯 40*5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下》布面丙烯 40*5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WEART:請問可以談談是什么樣的個人經歷讓您走上了這一條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

肖瀟:單純的喜歡。小時候喜歡涂鴉,在涂鴉中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后經過院校的專業(yè)學習,漸漸的愛上畫畫,也可以通過畫面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發(fā)現想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多,開始了創(chuàng)作的道路。就如現在——我們所謂的后疫情時代,我就試圖用人們積極的一面去創(chuàng)造新的視覺敘事方式,希望用人們純真的一面去體現人與社會的關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WEART:如何平衡創(chuàng)作與休息?

肖瀟:創(chuàng)作是一場需要持續(xù)能量的馬拉松,而非短期沖刺,平衡的關鍵在于建立彈性節(jié)奏。

我的生活不只有創(chuàng)作,還會有其他各種事情穿插在其中。在做其他事情時,就是在休息,也會讓我思考,也可以讓我想想怎樣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因此,我會合理規(guī)劃時段。即時讓大腦在“沉浸輸出”與“空白充電”間自然切換。當靈感枯竭或疲憊感襲來時,會及時暫停,通過冥想或深度睡眠來恢復思考,而非逼迫自己“全體待機”。

真正休息的時候,我會做很多許多雜事,允許自己偶爾“摸魚”,創(chuàng)造力往往誕生于放松后的靈光乍現,藝術來源于生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WEART:???您的繪畫從早期到現在經歷了一系列變化,請問在形式轉型的背后,也是代表著您藝術觀念的轉變嗎?

肖瀟:??我們都在變,我不覺得有什么是永恒的。繪畫作品也是如此,從具象設計到抽象概念、從漫畫敘事到當下表達的蛻變。早期作品常常以細膩的筆觸表達現實,試圖在畫布上凝固某個瞬間的“真實”;但當我反復繪畫時,逐漸意識到這種局限性——當顏料在調色盤混合時產生的偶然性紋理,刮刀在畫布上留下的隨機痕跡,這些無意識的美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藝術的本質。每一次轉變背后,正是對“藝術何為”的重新定義:從追求“像”與“不像”的二元對立,轉向探索繪畫語言本身的能量與精神共振。每一次轉變也是尋找一種更自由的平衡——每一筆都是過往經驗的沉淀,也是當下靈感的即時迸發(f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WEART:??那您平常如何平衡藝術創(chuàng)作與家庭生活?

周仰: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家庭生活是情感的港灣,實現這一平衡,首要的是合理規(guī)劃時間。我會設定專門的工作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同時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家庭活動。此外,我還嘗試與家庭成員融入到創(chuàng)作過程中,使藝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這個方面我覺得不矛盾,想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好好創(chuàng)作,想生活的時候就好好生活。藝術創(chuàng)作與家庭生活都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沖突,也就不需要特意的去平衡它們,只要知道什么時候想畫,什么時候不想畫就行,想畫時就畫,不想畫時就停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WEART:??人工智能生成藝術會威脅畫家的獨特性嗎?

周仰: 不會,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質是學習已有的數據信息生成“新”的內容,創(chuàng)作的邏輯是基于數據信息的統(tǒng)計和模式匹配,缺乏人的獨有的情感、意圖和主觀表達。即使以后人工智能發(fā)展到非常智能了,會思考、創(chuàng)作了,那它也是一個個體,它就會有自己的風格,就相當于多了一位,甚至無數的藝術家。所以獨特性很難被威脅,一次次技術革命,但藝術依然純在。

個人官方賬號

撰稿 | 高璽婷

看見春天展覽相關文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